從中美特保案看待美輪胎“雙反預期”
投資要點:
美國再提“雙反調查”引市場關注。2014 年6 月3 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提交申請,要求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轎車及輕型卡車輪胎展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目前雖然美國方面還沒有正式進行立案,但此事件讓投資者聯想到2009 年中美輪胎特保案,并引發金融市場 對輪胎行業前景的擔憂。
特保案期間(2009-2012)出口量不降反增,影響低于市場預期。2009年9 月26 日起美國開始針對中國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而此后三年,中國輪胎對美出口雖遭受一定比例下降,但全球出口量卻穩步增長。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10 年我國出口北美半鋼輪胎量(乘用車及輕客車輪胎)從2009 年的48.3 萬噸下降至42.9 萬噸,降幅11%。然而,當年我國輪胎總出口量卻從2009 年的111.35 萬噸激增至132.94 萬噸,增幅高達19%。2010 年我國對亞洲/南美洲/歐洲/非洲中東印度市場的出口增幅分別達到了38%/89%/43%/32%,有效對沖了北美市場銷量的下滑。借特保案契機,中國輪胎制造企業反而實現了對全球其他市場快速拓展,降低對了單一美國市場的依賴。2010-2012 年我國半鋼輪胎出口增速分別達到19%/7%/6%。
貿易摩擦加速業績分化,龍頭企業受益產能國際化。懲罰性關稅將中小企業阻擋在美國市場外,但是具有品牌優勢的龍頭輪胎企業依然憑借在渠道商方面的話語權,通過與渠道商分擔關稅繼續保持對美輪胎出口。即使是特保案執行最為嚴格的2010-2011 年,中國輪胎仍然占據美國市場的21.6%/17.8%的市場份額。由于特保案期間中國低價位輪胎對美出口受限,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生產的輪胎在性價比上無法與中國企業抗衡,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國輪胎反而受益于競爭環境改善。同時龍頭企業開始積極布局海外產能,通過生產基地的轉移徹底規避貿易摩擦風險。截至2014 年6 月,已經有2 家企業,約600 萬套半鋼輪胎海外產能建成投產。
風險因素:
美國“雙反調查”觸發其他輪胎進口國貿易壁壘的風險。
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本次美國“雙反調查”總體將對我國輪胎產業出口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對于具有海外產能和品牌優勢的龍頭企業,影響十分有限,反而可能因此獲得更大競爭優勢,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給予行業“強于大市”投資評級。目前市場由于過度擔憂美國“雙反調查”造成了行業龍頭企業估值再次進入歷史低位。推薦低估值輪胎龍頭賽輪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