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產能過剩 天膠輪胎利潤下行
自金融危機之后,天然橡膠的價格就開始大起大落,從期貨價格來看,橡膠2008年見底,接著開啟了三年牛市,2011年最高時達到約每噸4.3萬余元,之后便一路大幅走低,到今年每噸達到約1.4萬多元,跌幅高達70%,在此背景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三大天然橡膠主產國動用非市場手段,維護橡膠價格穩定,盡管如此,似乎橡膠的價格也未曾見底,走低的因素不曾消除。
橡膠是四大工業原料之一,占我國橡膠輪胎產業原材料成本的60%以上。對于我國900多家橡膠輪胎企業而言,橡膠降價是不是好消息?輪胎行業是不是利潤上升了呢?其實不然,因為橡膠價格下跌,輪胎企業的客戶們也會要求降價,在近乎透明的成本下,只能短時間維持高額利潤,因此,輪胎生氣產企業反倒希望橡膠價格穩定,而不是大起大落。
天膠價格下跌輪胎企業未受益
面對天然橡膠價格下跌,橡膠輪胎行業巨頭賽輪股份董事長杜玉岱坦言:成本降低反而讓企業飽嘗苦果,企業盼望天然橡膠價格穩定下來,如盼星星盼月亮。短時間內,企業可能會嘗到成本下降帶來的“甜頭”,但長期來看,橡膠價格波動過大卻是貽害無窮。一方面,價格波動極大增加了企業產品定價的難度,不利于正常的產品交易。另一方面,輪胎采購企業也不斷發難:橡膠價格降了,輪胎價格是不是也要降?——輪胎企業等于被綁著上了戰車。
“更重要的是,企業生產運行的風險也隨著價格波動在不斷加大。”杜玉岱說,由于目前市場上的天然橡膠交易,仍采用的是傳統的1對1交易模式,采購商通過橡膠貿易商,或直接與生產商簽訂采購貿易合同,而商品的定價,則是參考橡膠期貨的價格。而眾所周知,期貨并不反映商品的即時價格,而是反映商品的遠期價格。同時,期貨價格實際上是由資本控制,并不完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這就造成了天然橡膠價格大幅波動,價格“過山車”成了常態。隨著價格大幅波動和下跌,發生在供貨商等中間環節的交易違約頻繁發生,10%的保證金幾乎喪失了約束力。這樣一來,企業很難對原材料質量、市場布局等進行有效管控,貿易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自然就加大了。“原材料價格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穩定、公開、透明。”杜玉岱說。由此可見,天然橡膠價格下跌,輪胎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
天膠產能過剩輪胎也過剩
天然橡膠過剩,其實輪胎產能也過剩,山東是最典型的例子,輪胎產能規模大、企業數量多、新增產能多,有廣饒和臨沂等輪胎產業聚集地。2012年底,山東省輪胎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4.5%。不僅如此,從全國范圍看,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調查,2012年,國內輪胎行業大型企業開工率在95%左右,中型企業開工率在80%左右,小型企業開工率在60%左右。至今,產能過剩越加嚴重。
以山東橡膠輪胎主產區的廣饒為例,2013年子午胎產能達1.5億條,約占全國的25%以上、全省的50%以上;橡膠輪胎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15億元,利稅1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3%和28.4%。其中,實現出口33.78億美元,占全縣出口總額的89.6%,同比增長15%,占全省輪胎出口總額的39.2%。到了14年,該地區的產能仍然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從全省來看,今年一季度全省輪胎產量增長17.8%,其中子午線輪胎增長32.6%。三角輪胎、玲瓏橡膠產值均增長10%以上。
好看的數字無法掩蓋整個橡膠輪胎行業過剩的現實。來自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2013年,山東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利潤同比增長15%和19.3%,但增幅分別回落8.8個、10.3個百分點。
“去年以來輪胎價格已跌了30%,橡膠輪胎行業產能利用率只有64.5%,輪胎市場越來越依靠價格競爭。”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介紹說,輪胎行業成為山東化解產能過剩的七大行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