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進出口“零關稅時代”來臨?
前段時間,山東省東營市的幾家輪胎企業,獲得了中國-韓國、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FTA)項下的首批優惠原產地證書。中國與韓國、澳大利亞之間的輪胎貿易,將與其他商品一道,逐步迎來“零關稅時代”。
輪胎進出口“零關稅時代”的來臨將意味著,中國與韓國、澳大利亞之間的輪胎貿易,將與其他商品一道,逐步迎來“零關稅時代”。中國的輪胎進出口企業可充分利用該優惠原產地證書,享受關稅減免的“利好”。
據了解,中澳自貿協定實施后,在貨物領域,雙方各有占出口貿易額85.4%的產品立即實現零關稅。減稅過渡期后,澳大利亞實現零關稅的稅目占比和貿易額占比,最終將達到100%;中國實現零關稅的稅目占比和貿易額占比,將分別達到96.8%和97%。
輪胎企業開始受益
按照規定,中韓自貿協定實施后,中國將在最長20年內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產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中韓兩國之間的貿易幾乎跨入“零關稅時代”。
業內人士說,其實在中韓、中澳自貿協定未正式實施前,一些機構和企業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做好了充分準備。比如在重要的輪胎產地山東威海,海關適時地開通了鐵路出口轉關業務,將中韓海運郵路與中亞鐵路運輸相連接,形成了海鐵聯運新模式,助力輪胎及相關企業的出口貿易。
在中韓自貿協定生效的當天,威海海關立即為三個裝滿輪胎的集裝箱施加關鎖,正式開啟了威海到阿拉山口之間的鐵路出口轉關業務。有關人士介紹說,這些貨值近8萬美元的集裝箱,將通過火車經阿拉山口直達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
而此前,威海產品出口至中亞國家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經由鐵路運送至阿拉山口后,在當地海關報關,由于原始單據在威海,很容易造成貨物滯留;另一種是公路運輸,但運輸成本非常高。
據威海港集團副總經理鄒濤介紹,鐵路轉關業務開展后,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不僅為威海港的多式聯運增加了一條新的渠道,而且為威海的外貿企業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僅綜合費用便能節省55%。
助力進口和轉口貿易
據安徽合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介紹,合肥市與韓國和澳大利亞的經濟貿易往來十分頻繁,因此,從中韓、中澳自貿協定中獲得的實惠比較多。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合肥累計從韓國進口檢驗檢疫136批次,主要產品為化工和機電產品等,貨值3185萬美元;同時期該市從澳大利亞進口檢驗檢疫6批次,主要產品為輪胎、車輛零部件等,貨值21萬美元。
據有關人士預測,兩個自貿協定生效后,合肥市從兩國進口的貿易額將會有較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礦產等稀缺資源,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而作為中韓自貿的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威海與韓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頻繁。鐵路轉關業務將中韓海運郵路與中亞鐵路運輸相連接,將助力威海打造面向日韓、連接中亞的樞紐城市。
威海海關查驗二科科長張志成認為,韓國企業出口到歐洲的一些貨物,可通過海運運到威海,再通過威海鐵路轉關到歐洲的一些國家。這種聯運方式對下一步韓國的過境運輸轉關業務拓展,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目前,經福建、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河南、重慶等多地企業申請,中國貿促會已簽發首批中韓、中澳自貿協定項下優惠原產地證書53份,產品涵蓋二氧化硅、丙烯酸甲酯、二氧化錳、輪胎、塑料等化工產品,以及醫藥、紡織品等多個領域,可使相關產品共減免關稅11.5萬美元。
(來源輪胎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