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輪胎企業能否跨過這一道道坎?
進入2016年,輪胎行業的發展并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在當前國內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低迷以及“雙反”等貿易摩擦增加的多重影響下,國內輪胎企業真的迎來了破產潮?輪胎行業當前的生存業態究竟如何?未來突圍之路有哪些?
破產重組
“僵尸”企業在劫難逃
進入新年即面臨破產重組的3家企業分別是沃森橡膠有限公司、恒宇輪胎有限公司以及福泰爾輪胎有限公司,前兩家企業將和恒豐輪胎、青島雙星集團重組,而福泰爾輪胎則將面臨破產命運。
與此同時,青島雙星集團與山東恒宇科技有限公司也傳來重組消息,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組建青島星恒輪胎有限公司,發揮各自優勢,共拓共贏市場。
其實,回顧2015年,國內輪胎行業的破產、整合早已暗流涌動。2015年2月9日,負債47億元的山東德瑞寶輪胎有限公司宣布破產,這件事引發業界對企業數量居多、良莠不齊的山東輪胎行業前景的無盡猜測。同年10月,連續多年躋身世界輪胎75強之列的首創輪胎也宣布破產。
玲瓏集團員工正在生產線上操作
對于這些輪胎企業的破產重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充分反映了輪胎行業的發展軌跡——優勢企業并購重組及強強聯合做大做強。此前外資有效利用了我國低成本勞動力,并結合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強大的技術支持,充分搶占我國巨大的市場。此后,我國輪胎行業投資熱情高漲,盲目投資及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我國輪胎企業陷入危機。在雙錢收購新疆昆侖、賽輪收購山東金宇及沈陽和平獲得成功后,優勢企業并購重組及強強聯合做大做強,無論從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還是增強企業及行業競爭力方面都成效顯著,形成了1+1>2的行業生存法,并購的方式或將成為“十三五”中國輪胎業發展的重要調整措施。
三角輪胎有限公司規劃發展部部長岳中橋表示,此番兼并重組有著深刻的背景:世界經濟仍在深度調整,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國內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傳統制造業面臨轉型的巨痛。在國家“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政策下,一大批在2008年經濟危機中仍存在下來的“僵尸企業”將再劫難逃,尤其是那些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低端產能嚴重過剩,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不達標,發展方式與社會要求不合拍、無視社會責任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這是大勢所趨。
在岳中橋看來,我國輪胎產業經歷了十幾年的高速增長,粗放式發展道路已經走到盡頭,行業發展將進入去低端產能化、去產品同質化的整合期、轉型期。2015年以來,國內多家輪胎企業資金鏈斷裂,破產倒閉或瀕臨破產。去年10月份,有著45年歷史的首創輪胎(北京輪胎廠)正式宣告破產,大量員工被辭退。這種情形在我國輪胎行業發展史上還是第一次。
“2016年,輪胎企業破產倒閉仍將繼續,甚至會更加嚴重。出現洗牌這是必然性的規律,只有經過去產能的痛苦,才能讓輪胎產業走上新的健康發展的軌道。” 岳中橋說。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行業內的企業兼并或將時有發生,新的環境下,市場將會進一步完善,新的格局也將隨之展現。
專家建言
創新發展筑牢根基
“輪胎行業發展有不平衡,根本原因是很多輪胎企業忽視了長期發展的基礎。” 岳中橋說。 對此,岳中橋總結了一下六大原因:
一是產品質量差、技術含量低,長期兩眼只看規模、拋棄品牌,始終以價格競爭作為企業的生存手段,靠低價格吸引消費者。
二是不少企業依賴貼牌生存模式,沒有自己的品牌,長期替外貿公司等打工,喪失了產業鏈的核心發展地位。
三是缺乏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經營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等,產品劣質,失去消費群體。
四是無視消費者利益和社會責任,對國家多次三令五申置之不理,制造與銷售“不三包產品”。
五是以落后的生產制造維持生計,生產效率差,資能源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發展模式不可持續。
六是技術裝備水平低,員工技能水平差,只滿足產量而長期放棄軟硬件系統的升級,靠低能低質的人海戰術從事粗放管理與制造。
朱麗紅認為,除了行業本身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產品檔次外,建議國家對美國的相關產品實行反制措施,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這個觀點得到很多輪胎企業管理者的認同。他們提出,當前首先要加強和突出行業協會的作用,積極申訴;其次,淘汰落后產能,集中整合現有資源,做大做強品牌效應;第三,大力發展綠色輪胎,研發新產品。
“對于中國汽車產業和輪胎產業而言,加快轉型升級,樹立品牌經濟,是我們走向全球市場、建立國際化品牌的必然選擇。”三角輪胎董事長丁玉華說。
多年來,三角輪胎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研發生產安全、節能、環保的綠色、高性能輪胎,依托技術創新、精益生產、卓越品質、全方位服務,深化與全球市場伙伴的合作,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品牌。三角集團的發展速度與企業內涵同步提升,三角品牌綜合實力、市場影響力和社會形象不斷提升。
“除了擴大品牌影響,輪胎企業更需要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興源輪胎副總經理宋繼太說。
我國輪胎行業集中度不高,國內輪胎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多以價格戰和規模化生存為主。從成本上看,輪胎行業的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9倍;輪胎行業的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輪胎行業的銀行借款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4倍;輪胎行業的電力/天然氣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以上;輪胎行業的蒸汽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1倍;輪胎行業的配件成本,中國是美國的3.2倍;輪胎行業的稅收成本,美國稅收優惠力度大;輪胎行業的清關成本,美國更是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
“‘十三五’是輪胎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可以預見,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的前景是光明的,那些品牌建設搞得好、市場步伐走得健康的企業,必然會脫穎而出,躍上一個新的發展平臺。”面對壓力與挑戰,朱麗紅對未來仍然充滿信心。
另辟蹊徑
“走出去”規避風險
據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秘書長朱麗紅介紹,目前國內輪胎行業整體發展仍處于景氣低點,產能過剩和需求疲軟并存。受國內乘用車市場增速放緩,以及美國對中國產半鋼胎實施“雙反”的影響,當前我國輪胎企業的銷售壓力較大。作為輪胎大省,山東省輪胎產品半數以上依靠出口。美國是我國輪胎出口第一大國,與輪胎行業不相干的美國鋼鐵協會受一些政治因素驅使,不斷對我國輪胎出口提出“雙反”調查,給山東省輪胎出口帶來極大影響,而其他國家或地區市場不能消化美國市場的縮減量,這是山東省輪胎行業經營困難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可以從輪胎聚集地——山東省東營市出口數據得到印證:2015年,東營市橡膠輪胎出口額同比下降26.5%。
面對產能過剩、內需疲軟和國外貿易摩擦增加的內憂外患,國內部分輪胎企業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另辟蹊徑,采取“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到國外投資建廠,充分利用所在國家的資源、勞動力及市場優勢,以提高中國輪胎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
玲瓏輪胎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走出去”發展步伐,在泰國投資建廠。作為泰國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中資制造企業之一,泰國玲瓏未來可實現年產半鋼產品1200萬套,全鋼產品120萬套的產能。公司董事長王鋒表示,未來將加大東盟市場網絡布局,加強國外銷售和服務支持力量。公司將以泰國玲瓏為起點,繼續考察其他兩個海外工廠,早日實現玲瓏的“3+3”戰略規劃,提升玲瓏品牌的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
青島森麒麟輪胎有限公司也把廠址選擇在橡膠資源豐富的泰國,投資建設年產1200萬條的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轎車輪胎工廠,這將是世界輪胎行業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公司總經理林奕龍告訴記者,森麒麟不僅僅是投資建設一個最先進的現代化工廠,而是要致力于將該項投資打造成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泰國實施的一個樣板性合作工程,推進兩國制造業交流合作,促進泰國制造產業的升級,實現兩國全方位戰略合作,互利發展,共同繁榮。
和上述兩家企業選址不同,賽輪金宇在越南建設全鋼及非公路胎項目。去年,賽輪越南年產700萬套半鋼胎項目逐步達產,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807萬元,其規避“雙反”的作用逐漸顯現。此次在越南再加碼年產120萬套全鋼胎項目,生產項目建設期3年,仍由越南賽輪實施,不僅可以擴大公司業務規模,完善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而且可以利用越南當地豐富的天然橡膠資源進行生產經營,利用越南的區位優勢,以國際市場銷售為主,有效分散企業面臨的國外貿易保護風險,提升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有部分國家如埃及、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以及部分南美國家正對我國全鋼胎實施反傾銷,公司加碼越南新產能能夠有效覆蓋這些區域,同時公司非公路胎如賽車胎、巨型胎等項目雖然還未實現盈利,但已逐步打開市場,預計2016 年該項目實現盈虧平衡。” 賽輪金宇公司總經理延萬華說。
此外,山東奧戈瑞輪胎有限公司與印度尼西亞東方集團共同投資2.7億美元設立合資公司(中方75%,印尼25%),在雅加達市建設年產200萬條全鋼胎、800萬條半鋼子午胎企業,項目于2012年12月份開工建設,2015年5月份投產,為該公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東輪胎國際化發展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隨著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會有更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充分利用所在國家的政策、資源、市場優勢,走出一條由國內品牌向國際品牌的發展之路。” 朱麗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