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企業都在海外扎堆了?
近年來關于企業將生產基地從中國內地轉移到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消息并不少見。甚至有學者將其概括為“工業遷徙的第三個浪潮”: 第一個浪潮是上世紀70年代,人力密集型制造業由日本轉移到了新加坡; 第二個浪潮是上世紀90年代向中國大陸的轉移; 現在則是轉移到了南亞和東南亞的泰國、孟加拉、印度、柬埔寨以及越南。
2011年以來,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東南亞國家建廠。賽輪集團在越南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賽輪(越南)有限公司,玲瓏輪胎在泰國設立海外基地。海外建廠企業可以利用所在國的資源優勢、貿易優勢和區位優勢,通過轉移生產基地規避貿易摩擦風險。
制造業紛紛出走東南亞
日前,青島雙星與哈薩克斯坦TOO公司的合資工廠通過哈薩克斯坦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市政府機構審批,雙方在哈當地公證機構簽署了公司章程、創立協議等相關文件。合資輪胎工廠名稱為KAZSTAR TIRE,總投資約1.1億美元,青島雙星占股27.5%,TOO公司占股72.5%,將是該國第一家制造全鋼輪胎、斜交工程輪胎的大型子午線輪胎生產基地,可形成每年60萬套全鋼胎和1.5萬套工程斜交胎的產能。
為了規避國際貿易壁壘、降低用工成本和物流成本,越來越多的輪胎企業選擇在東南亞等天然橡膠產地和中亞等輪胎消費重地投資建廠。在雙星、賽輪、森麒麟作為青島輪胎三巨頭相繼在海外建廠的同時,中策、玲瓏、三角等其他中國輪胎產業巨頭也紛紛在海外建廠。
我國企業海外設廠主要是出于5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因為國內市場產能相對過剩,競爭加劇,在山東、江蘇兩省尤為集中;二是外資輪胎企業在國內發展壯大,國內輪胎企業競爭壓力增大,在海外尋求突破;三是出口面臨反傾銷、反補貼及特殊保護等貿易摩擦,企業積極尋覓應對之策,規避國際貿易壁壘;四是橡膠原材料產地價格較為穩定,運輸成本低;五是打造自主品牌和國際營銷網絡的發展需求,提升中國制造在國際產業中的地位和分工。
當前國內制造業優勢已經不再有,土地成本高漲,人工成本繼續上升,稅賦加重等使得成本上升;而市場又有飽和萎縮趨勢,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出貨價格在下跌。 不少廠家都是虧損接單生產,步履維艱。
東南亞的成本到底有多低?
國際勞工組織曾經發布的一份全球工資報告顯示,越南2012年的平均月工資為181美元,印尼174美元,泰國357美元。而根據廣東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廣東省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是4215元人民幣(約合650美元)。中國代工廠的人力成本大概是越南的3—4倍。
據中新網報道,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稱,中國制造業平均工資超過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和南亞國家,最高已超過6倍多。報告還援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調查數據指出,上海普通工人的月基本工資為495美元,分別是吉隆坡、雅加達、馬尼拉、曼谷、河內、金邊、仰光、達卡、新德里、孟買、卡拉奇、科隆坡的1.15倍、2.05倍、1.88倍、1.35倍、3.19倍、4.9倍、6.97倍、5.76倍、2.2倍、2.38倍、3.21倍、3.8倍。
除了人工成本,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也是東南亞國家吸引外資的一個重要手段。有報道說,越南的稅收優惠政策力度大,2012年宣布外資企業在越南前3年免稅,第3至5年稅率為5%,其后稅率約為10%左右。另外,東南亞國家在水電、土地等方面的成本優勢也較為明顯。
(來源中國輪胎商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