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企業為何熱衷于智能化
當前,中國輪胎行業面對的國內外市場壓力,有兩個方面。一是輪胎出口頻繁遭遇國外“雙反”。國內輪胎出口量占產量的40%左右,頻繁的貿易摩擦對輪胎出口造成很大壓力。二是國內市場增長乏力,特別是一些行業去產能化,對橡膠行業也產生較大影響。
在這種大背景下,為何不少輪胎企業仍投入巨資建設智能化工廠?
合肥萬力輪胎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崢說,萬力輪胎合肥項目在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共投資2.2億元。據介紹,花這么多錢,主要是想解決三大問題。
一是解決人的問題,工廠生產,畢竟人是第一大因素。
二是解決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要想改變同質化局面,必須打造全新的生產模式,通過智能化實現質量突破和成本降低。
三是解決低效率問題。效率低必然導致成本高,這方面,國內的成本相對比國外還要高。
石崢算了一筆賬,如果實現工業4.0,與同行業比,合肥萬力的人均產值將增加3倍,綜合能耗會大幅降低,產品一致性也會大幅提升。因此,輪胎企業實施智能制造是形勢所迫,必須要從傳統生產中走出來。
據悉,合肥萬力的項目正在全面調試。其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出廠,全部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投產后,人工費用將下降62.4%,不到3年,即可將MES和自動化物流的投資收回來。
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工程總監楊宏偉表示,大陸集團對智能制造的未來充滿信心,在包括汽車智能駕駛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在馬牌輪胎看來,未來人與汽車之間的對話,主要是換輪胎,所以,他們希望輪胎產品從下訂單到產品制造、物流等整個過程,均能實現智能化,這是未來的方向。
楊宏偉認為,智能化最難的還在于輪胎制造工廠,比如對工廠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改造、對工藝的改造等。“輪胎行業作為傳統行業,要實現智能制造,對所有企業都是很大的挑戰。這應該是長期任務,但相信這一天會到來。”他說。
石崢也表示,目前國內橡膠工業生產多是半自動和手工。隨著工業4.0到來,企業如果走不到這一步就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