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上榜分析
近日,美國《橡膠與塑料新聞》周刊組織的2014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公布。全球非輪胎橡膠市場銷售收入相對2013年增長5.3%,為近年較高增幅。利潤指標向好,毛利率創歷史新高。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收購和重組動作頻繁,且規模空前,名次變化較大,行業集中度提高,預測下一年度的排名將產生更大的變化。主流企業仍來自歐美日,但中國發展強勁,正成為世界非輪胎制造基地和中心。
排名變化相對較大
按慣例,2014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按企業2013年與非輪胎橡膠制品有關的銷售收入排名(見表1)。德國大陸公司同比增長7.36%,以銷售額46.30億美元連續三年居全球之首,法國哈欽森公司以銷售額43.48億美元捍衛老二地位,德國佛雷依登貝格公司銷售額大增30.5%達到39.48億美元。世界前三強銷售總額為129.25億美元,占前50強的19.1%,相對上年增加1.1個百分點,行業的集中度在提高。
日本東海橡膠工業公司增長10.1%繼續排名第4。日本普利司通下降11.9%從第3下降至第5,這與普利司通發展戰略是向輪胎工業轉移有關。第6~10位是老面孔,但名次與去年互換,依次是日本NOK、美國庫珀標準汽車配件、英國湯姆金斯、瑞典特雷勒堡及美國派克-漢尼芬。前十強銷售額為342.88億美元,占全球總銷售額的50.6%,相對去年提高0.6%,扭轉了行業的集中度下降趨勢。
名次變化最大的是瑞典特雷勒堡減振公司,銷售額大增124.5%,排名從20位上升至11位。第12位的是美國威揚斯技術公司,銷售額為20億美元。
以上前12家企業是世界“20億美元俱樂部”的成員,“10億美元俱樂部”成員有19家。
新進入50強排行榜的有3家企業,分別是第23位的美國迪科產品公司、34位的日本Yamashita橡膠公司及50位的法國庫貼集團 Avon汽配。
擠出50強排名的有美國馬克Ⅳ、荷蘭安維斯集團、意大利Detech動態流體技術公司。
收購重組活躍
自2012年度起,非輪胎橡膠行業收購和重組一直活躍,2013年達到頂峰。佛雷依登貝格2012年曾因與特雷勒堡組建合資公司,分離出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NVH)技術產品,名次下降第10。經過一年多努力,佛雷依登貝格全面達到合資前水平,排名第3位。與此同時,成立兩年左右的特雷勒堡減振公司業務得到空前發展,銷售額實現翻番,離前十強僅一步之遙,位居第11位。東海橡膠工業在收購重組后銷售額大增,排名上升至第4位,這家公司在下年度排名中將以新的名字出現,即住友RIKA股份公司。
最耀眼的收購來自中國株洲時代新材料公司(排名38位)收購了德國ZF集團(排名21位),這被稱為非輪胎行業首次“蛇吞象”。2013年12月11日,雙方簽訂協議,根據協議內容,株洲時代新材擬斥資約合人民幣24.07億元整體收購ZF集團的橡膠與塑料業務,今年2月份這一協議得到中國政府的批準。此次收購完成后,株洲時代新材公司將新增銷售額7億多美元、員工2200人,在世界的排名將擠入前20強,中國非輪胎橡膠產業實現了跨越。
行業還有一宗大的收購重組在進行中,排名第1的德國大陸公司收購排名12位的美國威揚斯技術公司,預計成交額14億歐元,創非輪胎行業收購重組成交額之最。如果經政府批準并于年底完成,大陸公司在北美的橡膠軟管及輸送帶業務將翻番,這將加大德國大陸在非輪胎橡膠行業的領先地位,成為非輪胎行業的“巨無霸”。
特雷勒堡正在洽談收購土耳其的 Superlas公司,其主要生產建筑、工程、加工、工業清洗等領域的軟管產品,2013年銷售額6060萬美元。特雷勒堡還在洽談控股MAX密封公司51%的股份,其主要生產水下用管道,2013年底銷售額890萬歐元。
6月份,Astorg公司收購了MegaDyn公司,其在意大利、美國、中國擁有10家工廠1600名員工,主要生產傳動帶等,2013年銷售額2.15億美元。
5月份有報道稱,Toyoda Gosel收購了Meteor Gummiwerke公司,其主要在美國和德國生產密封件,2013年銷售額1.8億美元。
經濟效益向好
50家公司中有33家銷售額增長或持平,前10強中8家公司增長,這與去年7家下降形成鮮明對比,說明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景氣度較高。主要原因是美國汽車工業復蘇明顯,去年美國汽車銷售達到歷史較好水平,今年的汽車銷售依然不錯,有望突破1600萬輛,創歷史新高,這給非輪胎橡膠制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
行業經濟效益整體向好,50強中公布利潤指標的33家企業無一家虧損。各企業的利潤率普遍有較大幅度提高。按利潤排名,大陸、普利司通、伊頓、派克-漢尼芬、ZF集團、佛雷依登貝格、住友橡膠工業、橫濱橡膠、基本保健、特雷勒堡列前10位。按利潤率排名,安塞爾、特雷勒堡、ElringKlinger公司、新田、達特威勒持股、頂級手套、伊頓、鬼怒川橡膠工業、派克-漢尼芬、卡萊爾伙伴列前10位。這些企業利潤率在7%~10%,為近年較高水平。經濟效益向好驅動投資及資產收購活躍,近期不時有擴建產能及資產重組的報道。
歐日美仍控制全球非輪胎市場
50強企業總部隸屬的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歐日美。在50強中,日本占16家,成為進入50強最多的國家。美國12家,居其次。歐盟地區有17家企業,居地區之首,其中,德國7家,英國3家,意大利1家,瑞典2家,瑞士1家,法國2家,奧地利1家。另外,大洋洲的澳大利亞1家,亞洲的4家(不含日本),分別是中國2家、馬來西亞2家。由此可以看出,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90%以上仍為歐美日國家和地區所控制。
在10強的所有企業均來自歐美日,其中歐洲5家、日本3家、美國2家。日本是非輪胎橡膠制品發展最快的國家,在前10強中占據3席。日本大地震后重建對非輪胎橡膠制品需求相對增加,對日本企業銷售收入提升貢獻較大。另外,日本汽車工業復蘇對橡膠制品需求增加,使日本本土企業市場機會增多。
中國非輪胎橡膠制品發展強勁,安徽中鼎密封件公司及株洲時代新材料公司分列36及38位。株洲時代新材料成功收購德國ZF公司,下年度排名有望進入前20強。另外,山東安能輸送帶橡膠有限公司年銷售額近4億美元,有望下年度擠入前50強排名。
我國以市場需求量大,而成為世界非輪胎橡膠制造商掘金的重點,幾乎所有世界著名非輪胎橡膠制造商都在我國有生產基地,50強中來華辦廠的企業已有34家之多,所辦工廠70多家。其中最多的東海橡膠有10個工廠,豐田合成有7個,大陸和普利司通各有5個,橫濱橡膠和富國各有4個,2個以上的多達9家企業。這些外資企業生產的汽車橡膠零部件已占到我國市場的2/3以上,以生產高端產品為主,且大多處于壟斷地位。
中國還出現了世界少有的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集群現象,形成了若干個非輪胎橡膠制品專業生產基地,如河北衡水的工程橡膠制品基地、浙江臺州的V帶基地、河北景州的膠管基地以及浙江海寧的密封件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