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為何不愿把錦湖輪胎賣給中國
近日,錦湖輪胎股權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在青島雙星成為債權出讓優先協商對象之后,有當地媒體傳出消息稱,錦湖韓亞集團董事長樸三求已籌集到足夠資金,欲從債權人手里購回錦湖輪胎股權。
錦湖輪胎
親戚出手幫助
根據相關程序,樸三求擁有以最高報價回購錦湖股份的權利。當地媒體報道稱,為了籌集所需資金,樸三求成立了私人投資公司,向各方尋求幫助。
近日,一些新的投資者陸續浮出水面,包括韓國NH Nonghyu銀行、錦湖電機、大象集團等。韓亞航空也被當地媒體問及是否出資。
據悉,這些潛在投資人中,居然有多人與樸三求是親戚關系,其中,錦湖電機董事長樸明求是樸三求的堂兄,大象集團董事長林昌郁是樸三求的妹夫,他們都被認為有意幫助樸三求購回錦湖輪胎。
林昌郁的妻子是樸三求的親妹妹,即錦湖韓亞集團創始人樸仁天的女兒樸賢珠。而大象集團是韓國排名第一的食品公司,他們的女兒林世玲曾嫁給三星集團第三代繼承人李在镕,不過后來兩人離婚了,原因是因為一句話。
當時,大象集團陷入資金困境,李在镕不僅不幫,反而說“三星沒收購大象集團就不錯了,還想讓我幫,怎么可能。”這句話讓林世玲毅然離開侍奉多年的丈夫。
可以想象,林昌郁聽到女婿這樣說話,心里一定是拔涼拔涼的。如今他太太的親哥哥需要錢,當然義不容辭出手幫助。
樸三求
兄弟反目成仇
近年來,錦湖輪胎業績下滑,罷工風波不斷。在這種情況下,樸三求仍要千方百計買回這塊“燙手山芋”,其中一定有緣由,要弄清楚這件事,得從樸三求的父親樸仁天說起。
1946年,剛剛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韓國滿目瘡痍,這一年樸仁天46歲,在蕭條與混亂的背后,樸仁天看到了創業的機會。他買了兩輛1933年出產的福特汽車,開了一個出租車行,進入客運服務行業。
汽車客運對輪胎需求量巨大,且關系到安全。為了向自己的客運公司提供高質量輪胎,1960年,樸仁天創立錦湖輪胎。這也標志著錦湖韓亞集團的開始。
截至1976年,樸仁天的名下已經擁有14家公司。他將這14家公司歸并成統一的錦湖集團。2004年,錦湖集團改名“錦湖韓亞集團”。
樸仁天1984年去世后,錦湖韓亞集團由家族兄弟共同經營,長子樸晟容(已故)擔任名譽總裁,次子樸定求(已故)和三子樸三求先后擔任總裁,四子樸贊求擔任化工事業部總裁。
2009年,樸贊求將其錦湖產業股份全部出售,購入大量具有控股公司性質的錦湖石化股份。這打破了兄弟之間均等維持的錦湖石化股份比例,隨后,樸三求解雇弟弟樸贊求職務,并為此承擔責任,二人同時離開經營一線。錦湖韓亞集團推舉專業經營者、航空事業部副總裁樸贊法擔任集團總裁。
樸三求對外稱,樸贊求違反了兄弟共同經營的約定,動搖集團經營基礎,因此采取解雇措施,由于樸三求和樸贊求的“兄弟之亂”,錦湖集團被劃分為錦湖韓亞集團和錦湖石油化學公司。
再后來,2011年,樸贊求涉嫌組織秘密基金被傳喚調查時,告發了哥哥樸三求,兄弟矛盾爆發到極點,韓國檢方也介入調查。
2010年,深陷經濟困境的韓國錦湖韓亞集團,被迫對子公司進行債務重組,通過出售錦湖工業、錦湖輪胎等企業資產,獲得流動資金。這是韓國規模最大的企業債務重組之一。錦湖輪胎近一半股權脫離錦湖韓亞集團掌控。
買回股權有大用
“兄弟之亂”時隔一年后,樸三求重掌錦湖韓亞集團大權。如今,錦湖韓亞集團是韓國十大企業集團之一,業務范圍橫跨航空、運輸、石油化工、輪胎、租賃、休閑等眾多領域。
錦湖輪胎是該集團主力企業之一,也是其第二大“搖錢樹”,曾連續多次進入世界十大輪胎生產企業行列,雖然錦湖輪胎近年來業績有所下滑,但對于整個集團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5年,錦湖輪胎銷售額為3.04萬億韓元,營業利潤達391億韓元,錦湖輪胎在4個國家經營著9家工廠,其中4個工廠在中國,3個在韓國,越南和美國各1個。為了讓出售的資產回歸錦湖韓亞,樸三求不遺余力。
2015年9月,樸三求出資1200億韓元,并借款6000億韓元,買回錦湖工業股權,一些中國輪胎業人士并不看好錦湖輪胎,他們覺得高價購買錦湖輪胎不值得。
但樸三求顯然不這么看,他現在剩下的最后一個任務,就是回購錦湖輪胎,恢復一個完整的錦湖韓亞集團。此舉不只是為了利潤,更為加強他在家族中的地位。
(來源輪胎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