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紡織老樹到新材料之王,吉林化纖將碳絲變身“黑黃金”
核心提示:碳纖維被稱為現代工業體系中的“黑色黃金”,以其極高的強度和耐高溫屬性成為“21世紀的新材料之王”,應用相當廣泛。在這個領域
碳纖維被稱為現代工業體系中的“黑色黃金”,以其極高的強度和耐高溫屬性成為“21世紀的新材料之王”,應用相當廣泛。
在這個領域,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吉林化纖集團”)已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碳纖維生產基地。這也是吉林省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新興產業“新芽成大樹”,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氧化、低溫碳化、高溫碳化……走進吉林化纖碳纖維車間,400余米長的碳化線上,一束束碳纖維原絲歷經數小時“奇妙旅程”,由白變黃、變棕,最終變身為黑色的碳纖維。
從有著60年歷史的化纖“老大哥”,到擁有全國最大碳纖維生產基地的“新秀”,吉林化纖緊盯碳纖維全產業鏈,持續擦亮碳纖維“黑金”品牌。
01
技術門檻高,國外長期封鎖,吉林化纖下“笨功”
2008年,吉林化纖成立研發團隊,開始全力“破冰”。在無資料、無圖紙、無設備的“三無”挑戰下,歷經無數次試驗,終于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工藝路線。
獨立自主開發濕法兩步法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工業化生產技術,開創了我國碳纖維原絲規模化生產的先河,其碳纖維產品用于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自主研發制造的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后者因續航時間長、載重能力大、體積小巧、抗低溫、抗強風的特性,在2023年火爆出圈。
“我們就天天琢磨,不停完善。”魯明介紹,“首創的35K、48K、50K大絲束填補了國內空白。定制化生產模式所生產的1k、3k、12k等多規格、多性能碳纖維,已廣泛應用于下游的11個領域。”
作為做人造絲、腈綸纖維等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吉林化纖既能“無中生有”,在碳纖維原絲領域突破一系列技術屏障,拳頭產品T700級強度碳纖維性能不斷提升;又能“有中生新”,加快“智改數轉”建設,持續推進生產線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在運絲、打包、毛條等高強度崗位都實現了機器代人,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眼下,我們全面布局碳纖維下游制品,規劃汽車輕量化、新能源、熱場材料、體育休閑等終端制品領域的產業園區?!奔只w集團副總經理莊曉東告訴記者,“力爭在新興材料、新能源領域作出更大貢獻?!?/span>
一絲纖維的背后,是傳統產業“新躍遷”。近年來,吉林老工業基地不斷向“新”升級,在裝備、能源、材料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提升含“新”量,布局搶占新賽道,打造未來產業發展高地培育新質生產力。
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傳統制造業“老樹發新芽”;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生態優先,以智慧驅動塑造未來,新興產業“小苗初露尖尖角”。吉林新型工業化的道路越走越寬。
02
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市場拓展,吉林化纖集團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纖維產業發展之路,競爭優勢顯著。在規模方面,吉林化纖集團在國內以及全球占據領先地位。
化纖行業具有強周期特征。伴隨著全球經濟波動,特別是服裝、家紡等紡織行業的市場需求下滑,行業迎來周期性調整,這直接導致化纖行業市場需求應聲下滑。
吉林化纖對全球化纖行業格局深入分析后認為,要大力支持研發和創新,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高粘膠長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時,進軍碳纖維新材料領域,布局新產品、新技術,通過核心技術的產業化,化解單一產品周期性波動帶來的風險。
吉林化纖集團纖維板塊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讓人看到吉林省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高質量發展“新”意盎然的場景。不僅如此,集團正聚焦新材料碳纖維重點謀劃布局。
03
企業改革效果顯著
吉林化纖按板塊化、專業化管理模式,推行事業部制,提高管理效率。干部任用全面實行競聘上崗,一線崗位推行作業制改革,將作業制調整為巡檢制和值班制,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15%,公司管理創新、激勵機制、智改數轉等改革措施高效推進。
今年以來,吉林化纖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發展實現新突破。1-3月,吉林化纖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5%,碳纖維銷量同比增長64%,出口量同比增長7%,碳纖維復材制品增量近兩倍,實現首季開門紅。
吉林化纖按板塊化、專業化管理模式,推行事業部制,提高管理效率。干部任用全面實行競聘上崗,一線崗位推行作業制改革,將作業制調整為巡檢制和值班制,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15%,公司管理創新、激勵機制、智改數轉等改革措施高效推進。
04
從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項目看發展
今年是吉林化纖集團建成投產60周年,吉林化纖集團正在加速推進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項目建設。
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項目,是構建并鞏固吉林化纖在全球碳纖維產業龍頭地位的重大項目,總投資185億元,重點實施12個項目。
3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原絲項目,就是以創新為主導的高端化、產業鏈一體化關鍵項目之一。這個項目總投資27.4億元,對吉林化纖研發高性能、高附加值的T700級原絲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是該公司突破T800、T1000級高性能指標的重大舉措。該項目預計4月份開車試運行,年內將陸續開設兩條生產線。
值得一提的是,3萬噸高性能原絲項目采用的并非吉林化纖獨有的濕法兩步法原絲生產技術,而是通過五年科創,自主研發的干噴濕法。項目建成后,吉林化纖將成為全球唯一自主研發并擁有干、濕法紡絲雙路線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
沿著“絲鏈”,以高性能原絲為原料,對標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的6萬噸碳纖維項目,預計5月末投產,年內計劃投產4條碳化線,目前兩條碳化線都已經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6萬噸碳纖維項目投產的第一條線就是要生產T800級碳纖維,年底前要形成5000噸產能。”吉林化纖集團副總經理孫小君說,年底前,該集團碳纖維產能可實現6萬噸,牌號將涵蓋T300—T1000級,品種從3K—50K形成全領域全覆蓋,終端產品覆蓋面也將再擴大。
隨著原絲和碳化產能的快速提升,向終端應用領域延伸產業鏈,成為吉林化纖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全產業鏈項目中,我們也規劃了下游復材的項目,今年將繼續加大復材制品和汽車輕量化方面的投入力度,繼續推動碳纖維全產業一體化延鏈、補鏈、強鏈。”吉林化纖集團副總經理岳福升說。
吉林化纖已經建成汽車輕量化研發中心,后續還將與國內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聯合開展科研創新,持續研發大型風電機組葉片,打造我省“陸上風光三峽”原料基地。
日前,滿載碳纖維復材助劑產品的貨車,緩緩駛出吉林化纖集團大門。別小看這些助劑,如果沒有,可能威脅產業鏈安全,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的補鏈項目,吉林化纖建設投產了6.5萬噸碳纖維助劑項目,主要涵蓋油劑、助劑、上漿劑三大類產品。去年11月8日,3.5萬噸碳纖維樹脂助劑生產線投產,生產出的復材助劑不僅可滿足吉林化纖生產需求,還銷售到江蘇、上海等地,受到市場好評。吉林化纖以前使用進口原絲油劑,不僅價格高,一旦無法準時到貨,將影響整條產業鏈生產。今年1月18日,油劑生產線投產并成功替代進口,為碳纖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文章來源: 人民網,吉林市發布,吉報調查,中國 經濟周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0545.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這個領域,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吉林化纖集團”)已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碳纖維生產基地。這也是吉林省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新興產業“新芽成大樹”,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氧化、低溫碳化、高溫碳化……走進吉林化纖碳纖維車間,400余米長的碳化線上,一束束碳纖維原絲歷經數小時“奇妙旅程”,由白變黃、變棕,最終變身為黑色的碳纖維。
從有著60年歷史的化纖“老大哥”,到擁有全國最大碳纖維生產基地的“新秀”,吉林化纖緊盯碳纖維全產業鏈,持續擦亮碳纖維“黑金”品牌。
01
技術門檻高,國外長期封鎖,吉林化纖下“笨功”
2008年,吉林化纖成立研發團隊,開始全力“破冰”。在無資料、無圖紙、無設備的“三無”挑戰下,歷經無數次試驗,終于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工藝路線。
獨立自主開發濕法兩步法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工業化生產技術,開創了我國碳纖維原絲規模化生產的先河,其碳纖維產品用于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自主研發制造的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后者因續航時間長、載重能力大、體積小巧、抗低溫、抗強風的特性,在2023年火爆出圈。
“我們就天天琢磨,不停完善。”魯明介紹,“首創的35K、48K、50K大絲束填補了國內空白。定制化生產模式所生產的1k、3k、12k等多規格、多性能碳纖維,已廣泛應用于下游的11個領域。”
作為做人造絲、腈綸纖維等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吉林化纖既能“無中生有”,在碳纖維原絲領域突破一系列技術屏障,拳頭產品T700級強度碳纖維性能不斷提升;又能“有中生新”,加快“智改數轉”建設,持續推進生產線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在運絲、打包、毛條等高強度崗位都實現了機器代人,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眼下,我們全面布局碳纖維下游制品,規劃汽車輕量化、新能源、熱場材料、體育休閑等終端制品領域的產業園區?!奔只w集團副總經理莊曉東告訴記者,“力爭在新興材料、新能源領域作出更大貢獻?!?/span>
一絲纖維的背后,是傳統產業“新躍遷”。近年來,吉林老工業基地不斷向“新”升級,在裝備、能源、材料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提升含“新”量,布局搶占新賽道,打造未來產業發展高地培育新質生產力。
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傳統制造業“老樹發新芽”;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生態優先,以智慧驅動塑造未來,新興產業“小苗初露尖尖角”。吉林新型工業化的道路越走越寬。
02
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市場拓展,吉林化纖集團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纖維產業發展之路,競爭優勢顯著。在規模方面,吉林化纖集團在國內以及全球占據領先地位。
化纖行業具有強周期特征。伴隨著全球經濟波動,特別是服裝、家紡等紡織行業的市場需求下滑,行業迎來周期性調整,這直接導致化纖行業市場需求應聲下滑。
吉林化纖對全球化纖行業格局深入分析后認為,要大力支持研發和創新,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高粘膠長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時,進軍碳纖維新材料領域,布局新產品、新技術,通過核心技術的產業化,化解單一產品周期性波動帶來的風險。
吉林化纖集團纖維板塊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讓人看到吉林省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高質量發展“新”意盎然的場景。不僅如此,集團正聚焦新材料碳纖維重點謀劃布局。
03
企業改革效果顯著
吉林化纖按板塊化、專業化管理模式,推行事業部制,提高管理效率。干部任用全面實行競聘上崗,一線崗位推行作業制改革,將作業制調整為巡檢制和值班制,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15%,公司管理創新、激勵機制、智改數轉等改革措施高效推進。
今年以來,吉林化纖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發展實現新突破。1-3月,吉林化纖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5%,碳纖維銷量同比增長64%,出口量同比增長7%,碳纖維復材制品增量近兩倍,實現首季開門紅。
吉林化纖按板塊化、專業化管理模式,推行事業部制,提高管理效率。干部任用全面實行競聘上崗,一線崗位推行作業制改革,將作業制調整為巡檢制和值班制,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15%,公司管理創新、激勵機制、智改數轉等改革措施高效推進。
04
從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項目看發展
今年是吉林化纖集團建成投產60周年,吉林化纖集團正在加速推進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項目建設。
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項目,是構建并鞏固吉林化纖在全球碳纖維產業龍頭地位的重大項目,總投資185億元,重點實施12個項目。
3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原絲項目,就是以創新為主導的高端化、產業鏈一體化關鍵項目之一。這個項目總投資27.4億元,對吉林化纖研發高性能、高附加值的T700級原絲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是該公司突破T800、T1000級高性能指標的重大舉措。該項目預計4月份開車試運行,年內將陸續開設兩條生產線。
值得一提的是,3萬噸高性能原絲項目采用的并非吉林化纖獨有的濕法兩步法原絲生產技術,而是通過五年科創,自主研發的干噴濕法。項目建成后,吉林化纖將成為全球唯一自主研發并擁有干、濕法紡絲雙路線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
沿著“絲鏈”,以高性能原絲為原料,對標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的6萬噸碳纖維項目,預計5月末投產,年內計劃投產4條碳化線,目前兩條碳化線都已經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6萬噸碳纖維項目投產的第一條線就是要生產T800級碳纖維,年底前要形成5000噸產能。”吉林化纖集團副總經理孫小君說,年底前,該集團碳纖維產能可實現6萬噸,牌號將涵蓋T300—T1000級,品種從3K—50K形成全領域全覆蓋,終端產品覆蓋面也將再擴大。
隨著原絲和碳化產能的快速提升,向終端應用領域延伸產業鏈,成為吉林化纖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全產業鏈項目中,我們也規劃了下游復材的項目,今年將繼續加大復材制品和汽車輕量化方面的投入力度,繼續推動碳纖維全產業一體化延鏈、補鏈、強鏈。”吉林化纖集團副總經理岳福升說。
吉林化纖已經建成汽車輕量化研發中心,后續還將與國內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聯合開展科研創新,持續研發大型風電機組葉片,打造我省“陸上風光三峽”原料基地。
日前,滿載碳纖維復材助劑產品的貨車,緩緩駛出吉林化纖集團大門。別小看這些助劑,如果沒有,可能威脅產業鏈安全,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的補鏈項目,吉林化纖建設投產了6.5萬噸碳纖維助劑項目,主要涵蓋油劑、助劑、上漿劑三大類產品。去年11月8日,3.5萬噸碳纖維樹脂助劑生產線投產,生產出的復材助劑不僅可滿足吉林化纖生產需求,還銷售到江蘇、上海等地,受到市場好評。吉林化纖以前使用進口原絲油劑,不僅價格高,一旦無法準時到貨,將影響整條產業鏈生產。今年1月18日,油劑生產線投產并成功替代進口,為碳纖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文章來源: 人民網,吉林市發布,吉報調查,中國 經濟周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0545.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同類橡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