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材料所新型涂層技術,滿足深中通道百年服役壽命
核心提示:近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簡稱“寧波材料所”)聯合企業研發的大尺寸高強度
近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簡稱“寧波材料所”)聯合企業研發的大尺寸高強度鋼護筒,及其表面高耐久性防護涂層一體化制造技術,為深中通道工程提供了可滿足百年服役壽命的綜合防護解決方案。
一、深中通道的盛大開通
6 月 30 日,歷經 7 年精心打造的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簡稱“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這座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工程,全長約 24 公里,宛如一條巨龍橫臥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波濤之上。它的開通,讓“才食豬腳飯、又吃脆肉鯇”的美好愿景在短短 30 分鐘內就能實現,極大地拉近了深圳與中山的距離,為兩地的經濟交流和人員往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二、海洋工程設施面臨的嚴峻挑戰
在海洋環境中,鋼筋混凝土的海洋工程設施并非堅不可摧。由于其自身存在縫隙或空隙,當受到鹽水、酸雨等侵蝕時,鋼筋極易發生銹蝕。銹蝕產生的氧化鐵皮體積大幅膨脹,導致混凝土開裂、保護層剝落,使鋼筋直接暴露于惡劣環境中,腐蝕速度急劇加快。這使得海工設施往往在未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時就提前損壞,甚至可能引發災難性的事故。
鋼護筒在沿海環境下的處境同樣艱難。高溫高鹽、飽和氧氣、強紫外線、潮濕海風、浪花拍打以及泥沙沖蝕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對其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傷。因此,鋼筋和鋼護筒性能的穩定性成為了決定海工設施服役壽命的關鍵因素。
三、從被動維修到主動防范的創新轉變
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海洋關鍵材料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薛群基院士和王立平研究員帶領苛刻環境材料耦合損傷與延壽團隊,與寧波科鑫腐蝕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膽的創新。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寧波市科技創新 2025 重大專項和寧波市“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等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成功研制出了二維納米材料增強高耐久性熔融結合環氧涂層鋼筋技術。這一突破性的技術在工程設計階段就采用自身具備防腐能力的鋼筋,徹底改變了傳統的被動維修模式,實現了主動防范。
四、創新防護技術的卓越特性
科研人員介紹,環氧鋼筋涂層具有眾多顯著的優點。其干縮小、延性大,具備優異的可彎性、涂層附著性及粘結強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有效抵御除冰劑、鹽、海水、酸雨、化學品以及混凝土助劑對鋼筋的腐蝕,大大延長了鋼筋的抗腐蝕壽命。
雙方聯合研發的大尺寸高強度鋼護筒及其表面高耐久性防護涂層一體化制造技術,更是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優勢。該技術具有出色的抗腐蝕性和耐久性能,熱膨脹系數與混凝土相近,成功破解了海洋工程用鋼護筒耐磨耐劃傷效果差、維修成本高等棘手的技術瓶頸。
五、深中通道的成功應用與顯著成果
深中通道的鋼護筒、承臺和墩身結構廣泛采用了雙方聯合研發的高耐久性熔融結合環氧防腐涂層和環氧鋼筋材料。其中,鋼護筒多達 1529 根,內防腐面積達到 162973 平方米,外防腐面積為 237830 平方米,使用的環氧鋼筋更是高達 2 萬噸。這些先進的防護材料和技術極大地提升了相關結構的防腐、耐磨等性能,為深中通道工程提供了可滿足百年服役壽命的綜合防護解決方案。
六、技術創新的深遠意義與未來展望
深中通道的成功建設不僅是一項交通工程的偉大成就,更是我國在海洋工程防護領域技術創新的有力證明。它展示了我國科研團隊和企業在面對極端環境和高難度工程時的智慧和勇氣,也為未來的海洋工程建設樹立了新的標桿。
通過將創新的防護技術應用于實際工程,我們不僅解決了當下的難題,更為未來海洋工程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相信在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將在海洋工程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創造更多的奇跡,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是我國海洋工程領域的一次重大勝利,它所采用的先進防護技術將為未來的類似工程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推動我國海洋工程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文章來源: 中國科學報,科技金融時報,甬派,新民晚報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1633.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一、深中通道的盛大開通
6 月 30 日,歷經 7 年精心打造的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簡稱“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這座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工程,全長約 24 公里,宛如一條巨龍橫臥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波濤之上。它的開通,讓“才食豬腳飯、又吃脆肉鯇”的美好愿景在短短 30 分鐘內就能實現,極大地拉近了深圳與中山的距離,為兩地的經濟交流和人員往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二、海洋工程設施面臨的嚴峻挑戰
在海洋環境中,鋼筋混凝土的海洋工程設施并非堅不可摧。由于其自身存在縫隙或空隙,當受到鹽水、酸雨等侵蝕時,鋼筋極易發生銹蝕。銹蝕產生的氧化鐵皮體積大幅膨脹,導致混凝土開裂、保護層剝落,使鋼筋直接暴露于惡劣環境中,腐蝕速度急劇加快。這使得海工設施往往在未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時就提前損壞,甚至可能引發災難性的事故。
鋼護筒在沿海環境下的處境同樣艱難。高溫高鹽、飽和氧氣、強紫外線、潮濕海風、浪花拍打以及泥沙沖蝕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對其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傷。因此,鋼筋和鋼護筒性能的穩定性成為了決定海工設施服役壽命的關鍵因素。
三、從被動維修到主動防范的創新轉變
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海洋關鍵材料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薛群基院士和王立平研究員帶領苛刻環境材料耦合損傷與延壽團隊,與寧波科鑫腐蝕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膽的創新。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寧波市科技創新 2025 重大專項和寧波市“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等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成功研制出了二維納米材料增強高耐久性熔融結合環氧涂層鋼筋技術。這一突破性的技術在工程設計階段就采用自身具備防腐能力的鋼筋,徹底改變了傳統的被動維修模式,實現了主動防范。
四、創新防護技術的卓越特性
科研人員介紹,環氧鋼筋涂層具有眾多顯著的優點。其干縮小、延性大,具備優異的可彎性、涂層附著性及粘結強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有效抵御除冰劑、鹽、海水、酸雨、化學品以及混凝土助劑對鋼筋的腐蝕,大大延長了鋼筋的抗腐蝕壽命。
雙方聯合研發的大尺寸高強度鋼護筒及其表面高耐久性防護涂層一體化制造技術,更是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優勢。該技術具有出色的抗腐蝕性和耐久性能,熱膨脹系數與混凝土相近,成功破解了海洋工程用鋼護筒耐磨耐劃傷效果差、維修成本高等棘手的技術瓶頸。
五、深中通道的成功應用與顯著成果
深中通道的鋼護筒、承臺和墩身結構廣泛采用了雙方聯合研發的高耐久性熔融結合環氧防腐涂層和環氧鋼筋材料。其中,鋼護筒多達 1529 根,內防腐面積達到 162973 平方米,外防腐面積為 237830 平方米,使用的環氧鋼筋更是高達 2 萬噸。這些先進的防護材料和技術極大地提升了相關結構的防腐、耐磨等性能,為深中通道工程提供了可滿足百年服役壽命的綜合防護解決方案。
六、技術創新的深遠意義與未來展望
深中通道的成功建設不僅是一項交通工程的偉大成就,更是我國在海洋工程防護領域技術創新的有力證明。它展示了我國科研團隊和企業在面對極端環境和高難度工程時的智慧和勇氣,也為未來的海洋工程建設樹立了新的標桿。
通過將創新的防護技術應用于實際工程,我們不僅解決了當下的難題,更為未來海洋工程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相信在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將在海洋工程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創造更多的奇跡,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是我國海洋工程領域的一次重大勝利,它所采用的先進防護技術將為未來的類似工程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推動我國海洋工程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文章來源: 中國科學報,科技金融時報,甬派,新民晚報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1633.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同類橡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