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達人--江昕免充氣空心輪胎
2014-11-12
7560
核心提示: 橡膠機械網 就目前來看,無論是汽車還是在陸地上行駛的自行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只要存在就離不開車輪,這是一個老生常談又容易被人忽視的話題,所以在一輛整車上,輪胎應該算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部件,沒有之一。
中國橡膠機械網 就目前來看,無論是汽車還是在陸地上行駛的自行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只要存在就離不開車輪,這是一個老生常談又容易被人忽視的話題,所以在一輛整車上,輪胎應該算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部件,沒有之一。
圓形的車輪是人類歷史上上最古老、最重要的發明,圓形滾動的效果,讓物體運動更為輕松省力,有研究表明在六千多年人們已開始使用圓形的輪子,美洲的印第安人在滾木上拖動重物,這似乎還不算車輪,但基本原理一致。古時候的車輪一開始以石頭制成,再到后來使用木頭,直到后來哥倫布在美洲發現了橡膠。
在橡膠輪胎剛開始應用的年代,車輪還是實心的,車輛行駛起來很不舒適,與地面摩擦產生的噪音也非常明顯。相比于木制車輪,主要是磨損降低了,但其它方面沒有本質區別。直到1845年,蘇格蘭土木技師湯姆森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條充氣輪胎,并以《馬車和其他車輛的車輪改良》為題,獲得了英國政府的專利。
之后,充氣輪胎成為了世界的主流,所有以車輪為基本行走載體的交通工具都在使用這種輪胎。充氣輪胎在舒適性上的改善巨大,也在不斷的發展中相繼誕生了無內胎輪胎、子午線輪胎等各種新技術,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它們都需要充氣。
需要充氣的輪胎,在性能上符合人們對車輛更舒適、更安靜、更節能的需求,但是也存在其弊端,那就是容易被尖銳物體穿透,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爆胎”。一旦發生類似情況,對車輛的行駛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同時也給車輛使用帶來很大麻煩,我相信所有有過換輪胎經驗的人都會對此表示認同。
怎么才能不爆胎?
怎么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也許回歸傳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于是出現了非充氣輪胎。這一概念最早在非汽車用輪胎上出現,是由美國工程師布萊恩·拉塞爾提出的,用于山地自行車輪胎。2005年米其林推出了Tweel,當時被認為是“汽車產業的第二次革命”。Tweel摒棄了現今作為輪胎重要組成部分的壓縮空氣,取而代之以輪胎與輪輞一體化的設計。 Tweel的輪輞可以通過變形來減輕振動,并能夠非常輕松地回彈,以吸收來自地面顛簸的能量,輪轂上帶有靈敏的制動系統,配有保險裝置,為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輪胎的縱向剛性可以直接影響駕駛舒適性,而橫向剛性則會直接影響車輛操控和轉向的性能。Tweel對這兩方面都進行了優化,從而大大提高了輪胎及車輛在這些方面的性能,并能夠完成一些目前普通充氣輪胎無法完成的任務。另外,行駛的滾動阻力也更低,進一步節省燃油。
雖然米其林宣稱Tweel“充分繼承原有充氣輪胎所有特性與功能,并在車輛操作性能、舒適性能以及節油等方面有著長足的進步”,但現實卻與之存在一定差距,除了使用費用的不同之外,非充氣輪胎在普通乘用汽車上的應用還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普通乘用汽車尚未推廣,目前主要在工程機械、軍用車輛上使用。
除了米其林之外,其它輪胎廠家也對非充氣輪胎很感興趣。作為世界最大的輪胎制造商,普利斯通也有所建樹,在2013年東京車展上,他們推出了第二代“非充氣輪胎”,依然被稱為AirFree Concept,從字面上能看出這是一款概念輪胎。其結構與米其林的Tweel類似,但細節上會有不同,比如其特殊形狀輻條部分的材質中,采用了高強度并且能夠保持柔軟性的高性能樹脂材料,同時為了減少輪胎內部的壓力與變形,在設計輪輻時,運用了FEM(有限元分析)模擬,使得輪輻形狀得到目前為止的最優化設計。
即便有這樣的新設計、新材料,但非充氣輪胎依然有局限,主要是承載能力和行駛速度有限,拿普利斯通第二代非充氣輪胎來說,其只能用在超小型車輛上,同時最高車速也只有60km/h。這對于普通乘用車來說顯然不夠實用,另外,據廠家表示,這種結構的輪胎在側面輻條夾入雜質后,很容易破壞產品的性能。
目前,只有江蘇江昕輪胎有限公司的王明江先生研制出一種不用重啟的空心輪胎,江昕免充氣空心輪胎,該輪胎已經車解決了充氣輪胎的漏氣,爆胎的安全隱患,也解決了上述世界輪胎巨頭開發的非充氣輪胎無法商用的困境,真正實現了永不充氣、用不怕扎、永不爆胎的特點,網架式載重免充氣空心輪胎可以應用于輕型卡車、軍警用車、輪式裝甲防彈車、日常用的小汽車、自行車、電動車、醫療器械車等,是真正意義上的免充氣空心輪胎,而且使用壽命長,是目前為止,中國人在輪胎行業唯一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對于打破國外輪胎行業的專利壟斷,具有巨大而又實際的意義。
更多>同類橡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