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高新區成功“搶跑” 涉機器人項目40個
2014-12-22
5300
核心提示:橡膠機械網 截至目前,高新區落戶機器人產業鏈項目66個,其中直接從事與機器人及相關配套項目40個,總投資逾116.38億元;已建成投產的機器人項目,涉及汽車、家電、信息技術、食品、物流、倉儲等多個行業的集成應用。
中國橡膠機械網 截至目前,高新區落戶機器人產業鏈項目66個,其中直接從事與機器人及相關配套項目40個,總投資逾116.38億元;已建成投產的機器人項目,涉及汽車、家電、信息技術、食品、物流、倉儲等多個行業的集成應用。
沒有人會懷疑,在工業制造領域,機器人的時代正在到來。
隨著人口紅利消失,用工成本提高,產業的轉型升級,“機器人”已經替換“世界工廠”成為國內制造業最炙手可熱的概念。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至少有36個城市,40多個產業園區重點布局機器人產業。
就是在這樣一個“百舸爭流”的競爭氛圍中,青島高新區成功“搶跑”——成為科技部批準的首個“國家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這不僅意味著青島機器人產業正式進入國家產業布局的版圖,更為青島機器產業的持續“領跑”,提供了戰略性機遇。
領先半步,“青島造”機器人收獲話語權
高新區的成功搶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機器產業發展趨勢的超前判斷和率先布局。用高新區有關負責人的話說,就是“領先半步”。
早在兩三年前,在機器人產業被“引爆”的前夜,高新區就邀請國內外一流專家開始編寫《青島國家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并在這一規劃的指引下,全面布局。
于是,現在,當人人都在談論工業4.0,都在暢想智能制造的時候,當許多城市開始跑馬圈地為機器人產業園尋找土地資源的時候,青島高新區的機器人產業已經初具規模,“青島造”機器人已在業界擁有了相當的話語權。
在高新區的高端智能制造事業部,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組數據。截至目前,高新區落戶機器人產業鏈項目66個,其中直接從事與機器人及相關配套項目40個,總投資逾116.38億元;其中,已建成投產的機器人項目,涉及汽車、家電、信息技術、食品、物流、倉儲等多個行業的集成應用。
有關負責人如數家珍地介紹,華東機總投資5.5億元、占地206畝的華東機械公司一期投產,所開發的重載鍛造操作機器人已投入市場;寶佳智能工業機器人項目擁有專利技術,廣泛應用于飼料生產等行業,2013年僅高速大負載智能碼垛機器人系統一項產品就簽訂了400臺套總價值2.8億元的供貨合同;諾力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擔了國家863課題,自主研發的碼垛機器人通過了國家863課題組的中期驗收;北洋天青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本體樣機已完成,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創想機器人研發的蜘蛛人撿拾機器人已出口土耳其……
重研發?還是要市場?
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是,在機器人領域,國內原創性的技術與日本、德國、美國還有較大差距。除了在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部件有巨大差距外,在更基礎性的傳感器、智能化設計方面也有很多問題。整個產業水平還處在價值鏈的低端。
面對這一狀況,業界有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一種認為必須要潛心研發,在減速器等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否則整個產業就會像曾經的光伏一樣,陷入低端的過剩。另一種則認為,一頭扎在研發里,企業將在無限期研發中“死去”,反而將巨大的市場份額拱手相讓,企業應該做的是盡快引入國際資本和技術,搶占市場份額。
這兩種觀點難言對錯,其中的是非曲直只有交給公平的市場、交給充分的競爭,才會得到答案。
也許正是基于這一判斷,在機器人產業的培植上,高新區在研發力量的集聚和高端產業項目的引入上,齊頭并進。用一個良好的產業發展平臺,吸引、推動產業的發展。
高端研發平臺成形
為此,高新區充分依托駐青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建設了一批與機器人相關的研究機構和創新平臺,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技術保障和智力支持。
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高新區已設立了山東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山東省智慧機器人研究所、青島市智能機器人工程技術中心。
同時,以中科院、中船重工、重點高校為方向,引進中科系、中船系、大學系等15個“國字號”創新平臺,建成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院士工作站、10個市級研發服務平臺和產業創新聯盟。
高端研發平臺的搭建,為高端人才的引入創造了條件。目前,在機電控制、機械制造、電子工程、結構力學、工程裝備與技術、控制系統、自動化等機器人相關產業領域,高新區已擁有國內一流專家團隊11個。
龍頭項目帶起整條產業鏈
而以新松為代表的一批機器人行業龍頭項目的引入,則迅速地構建起完備的市場化產業鏈條,同時,也從市場、從企業的角度,完善著研發的“拼圖”。
新松是以我國科技界享有盛譽的蔣新松院士的名字命名,這家隸屬于中科院的公司,絕對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龍頭老大。它投資36.23億元在高新區建設新松機器人北方區域總部。主要建設機器人產業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建成后主要開發的產品包括各類新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智能制造裝備及能源自動化成套裝備,將從事高端數字化制造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并進入海洋裝備領域。
而軟控科捷機器人在高新區的產業基地主體已基本完工,一期項目即將投產。這家企業擁有國內首創、國際先進的“橡膠輪胎智能分揀系統”,注塑機器人產品打破了日本企業的壟斷,為富士康研發了iphone5/5s/6機器人組裝系統,是富士康集團在機器人領域大陸的唯一合作伙伴……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電子、家電、汽車、橡膠輪胎、物流、木工等行業。
青島海山海洋裝備則引領著水下機器人的發展。這家由中船重工核心骨干研究機構710研究所投資設立的企業,重點開展水下機器人、水下自主航行器、拖網船網位儀等產品的研制和產業化。已經研制的產品成功應用于康菲事件、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等。目前正積極向重要海島、重要港口、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等場所推廣……
在諸多大項目的帶動之下,整個高新區的機器人產業鏈日益完備,發展氛圍日益濃厚。特別是世紀杰創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北大新型服務機器人、繁興烹飪機器人等一批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紛紛入駐孵化器,使得整個產業內在驅動的力量正在成形。
全國機器人產業“重鎮”
成為科技部批準的首家“國家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無疑將為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推力。記者了解到,高新區已為產業的發展設置了新的時間表,那就是至2017年,機器人企業達到80家,產值達到90億元。至2020年,企業數量突破150家,產值規模達到190億元,在機器人本體、集成應用、服務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成為全國重要的研發制造基地,全面建成“國家機器人產業創新基地”、“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中國水下機器人之都”、“中國智能服務機器人基地”。
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達成這一目標,高新區將按照科技部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力度促進知識、人才、資金、政策等要素的集聚,做好相關政策先行先試工作,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共享,不斷完善支撐高新技術產業化環境和政策體系。
以機器人本體制造為核心,建設涵蓋集成機器人、原材料與基礎件、工業軟件、嵌入式芯片和集成配套件等在內的機器人完整產業鏈。同時,大力發展水下特種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
沒有人會懷疑,在工業制造領域,機器人的時代正在到來。
隨著人口紅利消失,用工成本提高,產業的轉型升級,“機器人”已經替換“世界工廠”成為國內制造業最炙手可熱的概念。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至少有36個城市,40多個產業園區重點布局機器人產業。
就是在這樣一個“百舸爭流”的競爭氛圍中,青島高新區成功“搶跑”——成為科技部批準的首個“國家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這不僅意味著青島機器人產業正式進入國家產業布局的版圖,更為青島機器產業的持續“領跑”,提供了戰略性機遇。
領先半步,“青島造”機器人收獲話語權
高新區的成功搶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機器產業發展趨勢的超前判斷和率先布局。用高新區有關負責人的話說,就是“領先半步”。
早在兩三年前,在機器人產業被“引爆”的前夜,高新區就邀請國內外一流專家開始編寫《青島國家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并在這一規劃的指引下,全面布局。
于是,現在,當人人都在談論工業4.0,都在暢想智能制造的時候,當許多城市開始跑馬圈地為機器人產業園尋找土地資源的時候,青島高新區的機器人產業已經初具規模,“青島造”機器人已在業界擁有了相當的話語權。
在高新區的高端智能制造事業部,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組數據。截至目前,高新區落戶機器人產業鏈項目66個,其中直接從事與機器人及相關配套項目40個,總投資逾116.38億元;其中,已建成投產的機器人項目,涉及汽車、家電、信息技術、食品、物流、倉儲等多個行業的集成應用。
有關負責人如數家珍地介紹,華東機總投資5.5億元、占地206畝的華東機械公司一期投產,所開發的重載鍛造操作機器人已投入市場;寶佳智能工業機器人項目擁有專利技術,廣泛應用于飼料生產等行業,2013年僅高速大負載智能碼垛機器人系統一項產品就簽訂了400臺套總價值2.8億元的供貨合同;諾力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擔了國家863課題,自主研發的碼垛機器人通過了國家863課題組的中期驗收;北洋天青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本體樣機已完成,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創想機器人研發的蜘蛛人撿拾機器人已出口土耳其……
重研發?還是要市場?
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是,在機器人領域,國內原創性的技術與日本、德國、美國還有較大差距。除了在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部件有巨大差距外,在更基礎性的傳感器、智能化設計方面也有很多問題。整個產業水平還處在價值鏈的低端。
面對這一狀況,業界有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一種認為必須要潛心研發,在減速器等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否則整個產業就會像曾經的光伏一樣,陷入低端的過剩。另一種則認為,一頭扎在研發里,企業將在無限期研發中“死去”,反而將巨大的市場份額拱手相讓,企業應該做的是盡快引入國際資本和技術,搶占市場份額。
這兩種觀點難言對錯,其中的是非曲直只有交給公平的市場、交給充分的競爭,才會得到答案。
也許正是基于這一判斷,在機器人產業的培植上,高新區在研發力量的集聚和高端產業項目的引入上,齊頭并進。用一個良好的產業發展平臺,吸引、推動產業的發展。
高端研發平臺成形
為此,高新區充分依托駐青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建設了一批與機器人相關的研究機構和創新平臺,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技術保障和智力支持。
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高新區已設立了山東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山東省智慧機器人研究所、青島市智能機器人工程技術中心。
同時,以中科院、中船重工、重點高校為方向,引進中科系、中船系、大學系等15個“國字號”創新平臺,建成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院士工作站、10個市級研發服務平臺和產業創新聯盟。
高端研發平臺的搭建,為高端人才的引入創造了條件。目前,在機電控制、機械制造、電子工程、結構力學、工程裝備與技術、控制系統、自動化等機器人相關產業領域,高新區已擁有國內一流專家團隊11個。
龍頭項目帶起整條產業鏈
而以新松為代表的一批機器人行業龍頭項目的引入,則迅速地構建起完備的市場化產業鏈條,同時,也從市場、從企業的角度,完善著研發的“拼圖”。
新松是以我國科技界享有盛譽的蔣新松院士的名字命名,這家隸屬于中科院的公司,絕對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龍頭老大。它投資36.23億元在高新區建設新松機器人北方區域總部。主要建設機器人產業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建成后主要開發的產品包括各類新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智能制造裝備及能源自動化成套裝備,將從事高端數字化制造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并進入海洋裝備領域。
而軟控科捷機器人在高新區的產業基地主體已基本完工,一期項目即將投產。這家企業擁有國內首創、國際先進的“橡膠輪胎智能分揀系統”,注塑機器人產品打破了日本企業的壟斷,為富士康研發了iphone5/5s/6機器人組裝系統,是富士康集團在機器人領域大陸的唯一合作伙伴……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電子、家電、汽車、橡膠輪胎、物流、木工等行業。
青島海山海洋裝備則引領著水下機器人的發展。這家由中船重工核心骨干研究機構710研究所投資設立的企業,重點開展水下機器人、水下自主航行器、拖網船網位儀等產品的研制和產業化。已經研制的產品成功應用于康菲事件、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等。目前正積極向重要海島、重要港口、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等場所推廣……
在諸多大項目的帶動之下,整個高新區的機器人產業鏈日益完備,發展氛圍日益濃厚。特別是世紀杰創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北大新型服務機器人、繁興烹飪機器人等一批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紛紛入駐孵化器,使得整個產業內在驅動的力量正在成形。
全國機器人產業“重鎮”
成為科技部批準的首家“國家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無疑將為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推力。記者了解到,高新區已為產業的發展設置了新的時間表,那就是至2017年,機器人企業達到80家,產值達到90億元。至2020年,企業數量突破150家,產值規模達到190億元,在機器人本體、集成應用、服務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成為全國重要的研發制造基地,全面建成“國家機器人產業創新基地”、“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中國水下機器人之都”、“中國智能服務機器人基地”。
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達成這一目標,高新區將按照科技部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力度促進知識、人才、資金、政策等要素的集聚,做好相關政策先行先試工作,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共享,不斷完善支撐高新技術產業化環境和政策體系。
以機器人本體制造為核心,建設涵蓋集成機器人、原材料與基礎件、工業軟件、嵌入式芯片和集成配套件等在內的機器人完整產業鏈。同時,大力發展水下特種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
更多>同類橡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