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橡膠機械網 據海關統計,今年1-11月大連關區進口天然橡膠6.9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51.5%;價值9.4億元,增長18%;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1.4萬元,下跌22.1%。
一、今年1-11月大連關區天然橡膠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11月當月進口量明顯減少,進口均價繼續下跌。今年1月,大連關區進口天然橡膠1.4萬噸,之后月度進口量震蕩下行,11月當月進口3414.6噸,同比減少23.7%,環比減少23.3%。今年1-11月,大連關區天然橡膠月度進口均價逐月下跌,11月當月為每噸1萬元,同比下跌33.3%,環比下跌5.9%。
(二)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占7成。今年1-11月,大連關區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天然橡膠4.9萬噸,增加58.9%,占同期大連關區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71.2%。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1.8萬噸,增加32.9%,占26.4%。
(三)東盟為進口主要來源地。今年1-11月,大連關區自東盟進口天然橡膠6.8萬噸,增加48.8%,占同期大連關區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98.3%。其中,自泰國進口5.3萬噸,增加91.5%;自馬來西亞進口1.2萬噸,減少2.1%;自印度尼西亞進口2087噸,減少64.6%;自越南進口1456.3噸,增加2.6倍。
(四)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口主力。今年1-11月,大連關區國有企業進口天然橡膠3.4萬噸,增加1.3倍,占同期大連關區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48.3%;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1萬噸,增加14.8%,占44.1%。
二、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我國天然橡膠進口缺乏價格話語權。目前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主產國建立的砍樹限產穩價等同盟政策,對橡膠市場進行調節和控制,我國天然橡膠進口存在隱患。我國天然橡膠消費量占全球天然橡膠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屬于天然橡膠消費和進口大國,但缺乏對價格和控制及話語權,由于地理條件限制,我國適宜種植天然橡膠的區域不到國土面積的5%,我國天然橡膠對外依存度超過80%,在供需缺口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膠價起伏將對下游各行業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美國對華輪胎雙反再度來襲,反補貼稅最高或超80%。11月24日,美國商務部初裁認定,自中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存在獲得政府超額補貼的現象,美國擬對此類產品征收反補貼稅,涉及金額高達逾30億美元。按照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初裁結果,中國輪胎企業將被征收懲罰性關稅,征稅稅率為17.8%-81.3%不等。作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美國50%的輪胎源自進口,也是中國輪胎最主要的海外市場,其進口輪胎約占中國出口輪胎總量的三分之一。連續雙反,對中國輪胎是非常大的打擊,美國的雙反調查是有傳導作用的,接下來歐盟、日本、印度、澳洲都可能跟進,形成連鎖反應。俄白哈關稅同盟已效仿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貨車、公共汽車、無軌電車和拖車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達4億美元。但美國的“雙反”不一定都是壞事,它同時抑制了我國輪胎新產能的增加,可以通過市場競爭淘汰過剩的落后產能,通過行業洗牌提高行業競爭力,優秀的企業將會生存下去。
一、今年1-11月大連關區天然橡膠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11月當月進口量明顯減少,進口均價繼續下跌。今年1月,大連關區進口天然橡膠1.4萬噸,之后月度進口量震蕩下行,11月當月進口3414.6噸,同比減少23.7%,環比減少23.3%。今年1-11月,大連關區天然橡膠月度進口均價逐月下跌,11月當月為每噸1萬元,同比下跌33.3%,環比下跌5.9%。
(二)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占7成。今年1-11月,大連關區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天然橡膠4.9萬噸,增加58.9%,占同期大連關區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71.2%。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1.8萬噸,增加32.9%,占26.4%。
(三)東盟為進口主要來源地。今年1-11月,大連關區自東盟進口天然橡膠6.8萬噸,增加48.8%,占同期大連關區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98.3%。其中,自泰國進口5.3萬噸,增加91.5%;自馬來西亞進口1.2萬噸,減少2.1%;自印度尼西亞進口2087噸,減少64.6%;自越南進口1456.3噸,增加2.6倍。
(四)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口主力。今年1-11月,大連關區國有企業進口天然橡膠3.4萬噸,增加1.3倍,占同期大連關區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48.3%;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1萬噸,增加14.8%,占44.1%。
二、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我國天然橡膠進口缺乏價格話語權。目前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主產國建立的砍樹限產穩價等同盟政策,對橡膠市場進行調節和控制,我國天然橡膠進口存在隱患。我國天然橡膠消費量占全球天然橡膠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屬于天然橡膠消費和進口大國,但缺乏對價格和控制及話語權,由于地理條件限制,我國適宜種植天然橡膠的區域不到國土面積的5%,我國天然橡膠對外依存度超過80%,在供需缺口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膠價起伏將對下游各行業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美國對華輪胎雙反再度來襲,反補貼稅最高或超80%。11月24日,美國商務部初裁認定,自中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存在獲得政府超額補貼的現象,美國擬對此類產品征收反補貼稅,涉及金額高達逾30億美元。按照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初裁結果,中國輪胎企業將被征收懲罰性關稅,征稅稅率為17.8%-81.3%不等。作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美國50%的輪胎源自進口,也是中國輪胎最主要的海外市場,其進口輪胎約占中國出口輪胎總量的三分之一。連續雙反,對中國輪胎是非常大的打擊,美國的雙反調查是有傳導作用的,接下來歐盟、日本、印度、澳洲都可能跟進,形成連鎖反應。俄白哈關稅同盟已效仿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貨車、公共汽車、無軌電車和拖車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達4億美元。但美國的“雙反”不一定都是壞事,它同時抑制了我國輪胎新產能的增加,可以通過市場競爭淘汰過剩的落后產能,通過行業洗牌提高行業競爭力,優秀的企業將會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