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橡膠積極備戰 直面橡膠產業的“寒冬”
2015-01-23
4970
核心提示:橡膠機械網 大寒已過,海南橡膠各基地分公司的膠園里盡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施肥、壓青……橡膠冬春管理的火熱與天氣的寒冷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國橡膠機械網 大寒已過,海南橡膠各基地分公司的膠園里盡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施肥、壓青……橡膠冬春管理的火熱與天氣的寒冷形成了鮮明對比。
“做好橡膠冬春管工作,可以為橡膠高產、穩產打下基礎,等到膠價升上來的時候,日子也會好過些?!北止镜谝蛔鳂I區二十五隊膠工番立堂一語道出了這個群體的心聲。無獨有偶,盼“膠價漲”、盼“春天來”已然成為全體海南橡膠人對新一年的美好愿景。
自2011年以來,天然橡膠價格持續下跌,已由最高4.22萬元/噸下跌至1萬元/噸,跌幅達74.88%。在這樣的“寒冬”里,最直接的影響是膠工收入銳減,生產積極性受挫,橡膠生產經營面臨巨大挑戰。
毫無疑問,膠價的持續“低溫”對橡膠生產企業而言是十分嚴峻的考驗,無論是抵御膠價下跌的市場風險,還是走出“用工荒”的窘境,抑或是提升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海南橡膠任重而道遠。
回望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膠價跌至8000元/噸時,海墾橡膠生產者只能等待觀望,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今上市近4年的海南橡膠在直面橡膠產業“寒冬”時,更多了一份從容淡定,通過自身苦練內功、強健體魄,在“暴風雪”中步伐穩健、勇往直前。
苦練內功為提升御寒能力加管理強度
既然無法左右市場變化,那么苦練內功、提升自身御寒能力實為上策。深諳此理的海南橡膠人不退縮、不氣餒,加快推進“三個轉變”(從傳統生產型向現代經營型轉變,從資源擁有型向資源控制型轉變,產品由低端、單一化向高端、差異化轉變),正視困難、逆境突圍。
從成本控制中心變為模擬利潤中心,從完成民營膠收購任務變為民營膠收購主體……去年,海南橡膠改變了基地分公司的管控模式,賦予了后者更多的自主經營權。不能再抱有“完成任務”、“60分萬歲”的思想,基地分公司需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謀求生存發展。
“責任感與危機感并存。”山榮分公司總經理曾海聯告訴記者,管控模式調整后,調動了基地分公司自主經營的積極性,該分公司已經把原來的“三天一刀”割制改為“四天一刀”割制,合理調整劃分崗位,以解決膠價低迷、膠工緊缺問題。
西培分公司則通過“簡政放權”的方式,打破了過去分公司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把模擬利潤中心延伸到每一個生產隊,讓基層管理人員當家作主,成為模擬利潤的收益主體,進一步調動大家的生產積極性。
“寒冬”里的曙光
近年來,“膠價低迷”當之無愧地成為天然橡膠產業報道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高頻詞”。天然橡膠價格最低下探至1萬元/噸,始終維持低位運行,致使一些橡膠企業倒閉、膠農棄割、膠園失管,這個產業“寒冬”似乎顯得格外漫長。
對于海南橡膠這個以生產和加工天然橡膠為主業的企業而言,這樣的“寒冬”著實難耐。萬頃膠園里,7萬多名員工的生計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資本市場中,成千上萬股民的關注隨企業發展一同脈動,海南橡膠人當如何應對?
不放棄、不退縮、不氣餒!我們看到,海南橡膠人在迎戰“暴風雪”時,有的是勇氣和膽識,有的是智慧和力量。
無論是調整基地分公司管控模式,啟動“軍品軍材”發展戰略,還是著力打造金融翅膀,在非膠農業板塊“試水”,亦或是與清華大學發起成立“中國先進橡膠產業聯盟”,產業“寒冬”不僅沒有讓海南橡膠停止前行的腳步,與之相反,海南橡膠人用實際行動點亮了希望之光,思路清晰明確,步伐堅定鏗鏘。
信心比金子更可貴,行動比語言更有力!2014年,海南橡膠上下內外同舟共濟,克服了超常的困難,給我們留下了太多閃光的記憶。2015年,無論“寒冬”是否過去,海南橡膠人已經做好了準備,謀定而后動,向著“國際海膠、綠色海膠、幸福海膠”的目標出發!
為了應對不利的市場環境,除了優化橡膠生產管控模式,夯實基礎管理,進一步鞏固“大本營”外,海南橡膠集團更加注重通過深耕營銷業務、加大橡膠貿易力度、細分產品和客戶、拓展終端市場、套期保值等多樣化方式對沖價格風險,彌補實體虧損,努力實現盈虧平衡,使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均保持盈利。
“我們爭取在貿易和多種經營方面創造新的引擎和動力?!焙D舷鹉z集團市場營銷部常務副總經理陳士告訴記者,公司產品銷售中心涵蓋主要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在上海、青島、廣州三大區域銷售中心均建立起了相當數量的終端客戶群。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5年來“大營銷”戰略的實施,大力發展直、分銷業務,海南橡膠集團與終端客戶對接,建立了國內及東南亞國家橡膠主產區天然橡膠資源的采購渠道和網絡,實現了國內外天然橡膠資源整合。
也正是得益于洞悉市場變化,提高經營能力,如今,海南橡膠集團的市場運作方式和手段日趨成熟,大營銷產生的經濟效益逐漸顯現,為公司對膠工實施補貼、核減產量、穩定膠工收入創造了條件。
雪中送炭為讓利膠工添政策溫度
“越困難越要樹立信心,膠價越低越要努力割膠。”西聯分公司洛南作業區赤衛隊輔導員黃業華有著26年割齡,她親歷過數次膠價“過山車”一樣的起伏跌宕。黃業華坦言,集團總部和分公司想了好多辦法補貼讓利膠工,保生產、保生活、保穩定,如“雪中送炭”一般。雖然現在膠價低迷,但她仍然要帶領膠工苦練割膠技術,做好點滴回收,用實際行動回報這份信任。
考慮到近年來生產成本逐年上漲,海南橡膠集團下調了承包戶的上繳產量,由2009年的6.9萬噸下調至2014年的5.4萬噸,向膠工讓利2.7億元。同時,集團出臺相關規定,從2013年起,對承包戶歸己產量計提的折舊減少50%,僅此一項2013至2014年共向膠工讓利6000多萬元。
“畢竟膠工是橡膠生產主力,分公司缺少生產力怎么發展?”烏石分公司總經理王少明告訴記者,對交不起社保費的承包戶,他們會采取先行墊付的形式,等到開割后再讓他們補交。通過這種掛帳的方式為承包戶墊付生產資料款和社???,切實幫助膠工減輕了負擔。據統計,2012至2013年集團公司累計墊付款項達2.6億元。
為了給膠工送上“定心丸”,海南橡膠集團還及時啟動了風險儲備金機制。對承包戶收入偏低的,基地分公司可在承包戶有風險儲備金余額的情況下,向集團公司申請返還一定的風險儲備金,補充承包戶收入。
政策升溫,補貼暖心。2013年,海南橡膠集團實施保底價收購及收購價格補貼政策,公司全年累計補貼膠工6000多萬元,并在2014年初對橡膠開割樹第一次化肥施放進行補貼,多方籌措資金4839萬元,直補到崗位膠工。同時,鼓勵基地分公司加大老殘膠園更新力度,發展林下經濟,加大勞務投入,減少生產資料貨幣支出,增加職工收入。
強健體魄為放大品牌效應增影響力熱度
“海南橡膠之所以能夠從容應對產業‘寒冬’,就在于其上市后,企業資產負債率較低,投融資潛力巨大。”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也為公司加速戰略轉型提供了強大支撐。
控制資源對于一個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力爭在國內外橡膠行業掌握話語權的海南橡膠更是如此。近年來,海南橡膠積極推進“走出去”戰略,深入開展外部合作,結出了累累碩果。目前公司已經控制云南近四分之一的橡膠資源;繼參與收購世界最大橡膠貿易公司之一的新加坡R1公司股權之后,海南橡膠又相繼在東南亞和非洲進行布局。
而這些跳出海南自有膠園,對整合全球橡膠資源的探索,僅僅是海南橡膠謀求實現“國際海膠、綠色海膠、幸福海膠”目標的一小步。
海南橡膠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經理張志凡告訴記者,公司正在著力打造“一基石(海南橡膠自有天然橡膠種植資源)、兩平臺(實體產業平臺和綜合服務平臺)、兩翅膀(科技研發能力和金融運作能力)、一聯盟(與相關單位及組織組成戰略上的聯盟)”為主體的產業鏈整合、聯動及增值模式。
藍圖徐徐展開新常態下加快發展速度
2014年3月,海南橡膠與中橡集團曙光橡膠工業設計研究院共同成立“空軍航空橡膠科研生產中心”。目前,航空輪胎專用膠的研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已完成并通過了軍標質量體系認證,準備裝機試飛。
2014年10月,海南橡膠聯合清華大學發起成立“中國先進橡膠產業聯盟”,主攻特種、特供(軍工)制品和航天航空、高端民用橡膠材料的自主研發與創新。
2014年12月,海南橡膠與清華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產業聯盟等方面進行長期穩定的合作,建立校企戰略合作長效機制。
2014年12月,海南橡膠與中國醫藥集團旗下中國科學器材公司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合資成立國藥集團健康實業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動海南健康產業發展更上一個臺階。
盡管“大環境”、“大氣候”寒氣逼人,但海南橡膠卻因自身的努力,使其品牌影響力熱度不斷升溫——2014年11月18日,以“新常態下的發展之路——轉型與升級”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南橡膠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海口召開,來自國內外天然橡膠生產國政府及企業代表、專家學者、投資和金融機構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天然橡膠產業的發展、合作與突破。
隨著東橡公司、農業公司的相繼成立,表明了海南橡膠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決心,金融板塊正在逐步發力,非膠農業板塊也在積極謀劃,為下一步發展積蓄能量。
更讓海南橡膠人感到驕傲的是,《海南橡膠文化大綱》正式出臺,有利于形成企業核心價值觀,統一全體員工的思想,指導未來生產經營實踐;開展尋找“最美海膠人”活動,樹立了一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在企業內部凝聚人心,激發正能量。
加強度、添溫度、增熱度,這個冬天里,海南橡膠人因為有了這些暖心的元素、團結一致的精神和昂揚向上的斗志,而不再畏懼寒冷。
“困難什么時候都有,關鍵是我們要有好心態,不能輕言放棄,與公司攜手共渡難關。”正如龍江分公司總經理羅君所說的那樣,任何行業都會有困難的時候,企業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無法改變膠價低迷的現狀,但卻可以通過做好本職工作,拿出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辦法,為天然橡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自2011年以來,天然橡膠價格持續下跌,已由最高4.22萬元/噸下跌至1萬元/噸,跌幅達74.88%。在這樣的“寒冬”里,最直接的影響是膠工收入銳減,生產積極性受挫,橡膠生產經營面臨巨大挑戰。
毫無疑問,膠價的持續“低溫”對橡膠生產企業而言是十分嚴峻的考驗,無論是抵御膠價下跌的市場風險,還是走出“用工荒”的窘境,抑或是提升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海南橡膠任重而道遠。
回望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膠價跌至8000元/噸時,海墾橡膠生產者只能等待觀望,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今上市近4年的海南橡膠在直面橡膠產業“寒冬”時,更多了一份從容淡定,通過自身苦練內功、強健體魄,在“暴風雪”中步伐穩健、勇往直前。
苦練內功為提升御寒能力加管理強度
既然無法左右市場變化,那么苦練內功、提升自身御寒能力實為上策。深諳此理的海南橡膠人不退縮、不氣餒,加快推進“三個轉變”(從傳統生產型向現代經營型轉變,從資源擁有型向資源控制型轉變,產品由低端、單一化向高端、差異化轉變),正視困難、逆境突圍。
從成本控制中心變為模擬利潤中心,從完成民營膠收購任務變為民營膠收購主體……去年,海南橡膠改變了基地分公司的管控模式,賦予了后者更多的自主經營權。不能再抱有“完成任務”、“60分萬歲”的思想,基地分公司需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謀求生存發展。
“責任感與危機感并存。”山榮分公司總經理曾海聯告訴記者,管控模式調整后,調動了基地分公司自主經營的積極性,該分公司已經把原來的“三天一刀”割制改為“四天一刀”割制,合理調整劃分崗位,以解決膠價低迷、膠工緊缺問題。
西培分公司則通過“簡政放權”的方式,打破了過去分公司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把模擬利潤中心延伸到每一個生產隊,讓基層管理人員當家作主,成為模擬利潤的收益主體,進一步調動大家的生產積極性。
“寒冬”里的曙光
近年來,“膠價低迷”當之無愧地成為天然橡膠產業報道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高頻詞”。天然橡膠價格最低下探至1萬元/噸,始終維持低位運行,致使一些橡膠企業倒閉、膠農棄割、膠園失管,這個產業“寒冬”似乎顯得格外漫長。
對于海南橡膠這個以生產和加工天然橡膠為主業的企業而言,這樣的“寒冬”著實難耐。萬頃膠園里,7萬多名員工的生計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資本市場中,成千上萬股民的關注隨企業發展一同脈動,海南橡膠人當如何應對?
不放棄、不退縮、不氣餒!我們看到,海南橡膠人在迎戰“暴風雪”時,有的是勇氣和膽識,有的是智慧和力量。
無論是調整基地分公司管控模式,啟動“軍品軍材”發展戰略,還是著力打造金融翅膀,在非膠農業板塊“試水”,亦或是與清華大學發起成立“中國先進橡膠產業聯盟”,產業“寒冬”不僅沒有讓海南橡膠停止前行的腳步,與之相反,海南橡膠人用實際行動點亮了希望之光,思路清晰明確,步伐堅定鏗鏘。
信心比金子更可貴,行動比語言更有力!2014年,海南橡膠上下內外同舟共濟,克服了超常的困難,給我們留下了太多閃光的記憶。2015年,無論“寒冬”是否過去,海南橡膠人已經做好了準備,謀定而后動,向著“國際海膠、綠色海膠、幸福海膠”的目標出發!
為了應對不利的市場環境,除了優化橡膠生產管控模式,夯實基礎管理,進一步鞏固“大本營”外,海南橡膠集團更加注重通過深耕營銷業務、加大橡膠貿易力度、細分產品和客戶、拓展終端市場、套期保值等多樣化方式對沖價格風險,彌補實體虧損,努力實現盈虧平衡,使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均保持盈利。
“我們爭取在貿易和多種經營方面創造新的引擎和動力?!焙D舷鹉z集團市場營銷部常務副總經理陳士告訴記者,公司產品銷售中心涵蓋主要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在上海、青島、廣州三大區域銷售中心均建立起了相當數量的終端客戶群。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5年來“大營銷”戰略的實施,大力發展直、分銷業務,海南橡膠集團與終端客戶對接,建立了國內及東南亞國家橡膠主產區天然橡膠資源的采購渠道和網絡,實現了國內外天然橡膠資源整合。
也正是得益于洞悉市場變化,提高經營能力,如今,海南橡膠集團的市場運作方式和手段日趨成熟,大營銷產生的經濟效益逐漸顯現,為公司對膠工實施補貼、核減產量、穩定膠工收入創造了條件。
雪中送炭為讓利膠工添政策溫度
“越困難越要樹立信心,膠價越低越要努力割膠。”西聯分公司洛南作業區赤衛隊輔導員黃業華有著26年割齡,她親歷過數次膠價“過山車”一樣的起伏跌宕。黃業華坦言,集團總部和分公司想了好多辦法補貼讓利膠工,保生產、保生活、保穩定,如“雪中送炭”一般。雖然現在膠價低迷,但她仍然要帶領膠工苦練割膠技術,做好點滴回收,用實際行動回報這份信任。
考慮到近年來生產成本逐年上漲,海南橡膠集團下調了承包戶的上繳產量,由2009年的6.9萬噸下調至2014年的5.4萬噸,向膠工讓利2.7億元。同時,集團出臺相關規定,從2013年起,對承包戶歸己產量計提的折舊減少50%,僅此一項2013至2014年共向膠工讓利6000多萬元。
“畢竟膠工是橡膠生產主力,分公司缺少生產力怎么發展?”烏石分公司總經理王少明告訴記者,對交不起社保費的承包戶,他們會采取先行墊付的形式,等到開割后再讓他們補交。通過這種掛帳的方式為承包戶墊付生產資料款和社???,切實幫助膠工減輕了負擔。據統計,2012至2013年集團公司累計墊付款項達2.6億元。
為了給膠工送上“定心丸”,海南橡膠集團還及時啟動了風險儲備金機制。對承包戶收入偏低的,基地分公司可在承包戶有風險儲備金余額的情況下,向集團公司申請返還一定的風險儲備金,補充承包戶收入。
政策升溫,補貼暖心。2013年,海南橡膠集團實施保底價收購及收購價格補貼政策,公司全年累計補貼膠工6000多萬元,并在2014年初對橡膠開割樹第一次化肥施放進行補貼,多方籌措資金4839萬元,直補到崗位膠工。同時,鼓勵基地分公司加大老殘膠園更新力度,發展林下經濟,加大勞務投入,減少生產資料貨幣支出,增加職工收入。
強健體魄為放大品牌效應增影響力熱度
“海南橡膠之所以能夠從容應對產業‘寒冬’,就在于其上市后,企業資產負債率較低,投融資潛力巨大。”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也為公司加速戰略轉型提供了強大支撐。
控制資源對于一個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力爭在國內外橡膠行業掌握話語權的海南橡膠更是如此。近年來,海南橡膠積極推進“走出去”戰略,深入開展外部合作,結出了累累碩果。目前公司已經控制云南近四分之一的橡膠資源;繼參與收購世界最大橡膠貿易公司之一的新加坡R1公司股權之后,海南橡膠又相繼在東南亞和非洲進行布局。
而這些跳出海南自有膠園,對整合全球橡膠資源的探索,僅僅是海南橡膠謀求實現“國際海膠、綠色海膠、幸福海膠”目標的一小步。
海南橡膠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經理張志凡告訴記者,公司正在著力打造“一基石(海南橡膠自有天然橡膠種植資源)、兩平臺(實體產業平臺和綜合服務平臺)、兩翅膀(科技研發能力和金融運作能力)、一聯盟(與相關單位及組織組成戰略上的聯盟)”為主體的產業鏈整合、聯動及增值模式。
藍圖徐徐展開新常態下加快發展速度
2014年3月,海南橡膠與中橡集團曙光橡膠工業設計研究院共同成立“空軍航空橡膠科研生產中心”。目前,航空輪胎專用膠的研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已完成并通過了軍標質量體系認證,準備裝機試飛。
2014年10月,海南橡膠聯合清華大學發起成立“中國先進橡膠產業聯盟”,主攻特種、特供(軍工)制品和航天航空、高端民用橡膠材料的自主研發與創新。
2014年12月,海南橡膠與清華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產業聯盟等方面進行長期穩定的合作,建立校企戰略合作長效機制。
2014年12月,海南橡膠與中國醫藥集團旗下中國科學器材公司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合資成立國藥集團健康實業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動海南健康產業發展更上一個臺階。
盡管“大環境”、“大氣候”寒氣逼人,但海南橡膠卻因自身的努力,使其品牌影響力熱度不斷升溫——2014年11月18日,以“新常態下的發展之路——轉型與升級”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南橡膠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海口召開,來自國內外天然橡膠生產國政府及企業代表、專家學者、投資和金融機構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天然橡膠產業的發展、合作與突破。
隨著東橡公司、農業公司的相繼成立,表明了海南橡膠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決心,金融板塊正在逐步發力,非膠農業板塊也在積極謀劃,為下一步發展積蓄能量。
更讓海南橡膠人感到驕傲的是,《海南橡膠文化大綱》正式出臺,有利于形成企業核心價值觀,統一全體員工的思想,指導未來生產經營實踐;開展尋找“最美海膠人”活動,樹立了一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在企業內部凝聚人心,激發正能量。
加強度、添溫度、增熱度,這個冬天里,海南橡膠人因為有了這些暖心的元素、團結一致的精神和昂揚向上的斗志,而不再畏懼寒冷。
“困難什么時候都有,關鍵是我們要有好心態,不能輕言放棄,與公司攜手共渡難關。”正如龍江分公司總經理羅君所說的那樣,任何行業都會有困難的時候,企業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無法改變膠價低迷的現狀,但卻可以通過做好本職工作,拿出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辦法,為天然橡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更多>同類橡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