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輪胎業績增長明顯,曾被經銷商邊緣化七年
核心提示:11月14日,東洋輪胎公司宣布,今年第三季度,東洋的銷售額增長13%,達到143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9.4億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43%,達到23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4億元)。
11月14日,東洋輪胎公司宣布,今年第三季度,東洋的銷售額增長13%,達到143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9.4億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43%,達到23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4億元)。
今年1-9月,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7%,達到409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7.6億元),營業利潤增長60%,達到503億日元。
東洋將今年九個月的歷史新高銷售額與北美輪胎銷量的增長聯系起來。在此期間,北美的銷量同比增長8%,抵消了包括日本、歐洲和東南亞在內的所有其他市場的下滑。
與此同時,東洋表示,海運成本下降和有利的外匯等外部因素提振了營業利潤,這些因素分別貢獻了214億日元和84億日元。
前9個月,東洋輪胎事業部的凈銷售額為37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0.6億元),同比增長17%,營業收入為50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2億元),同比增長49%。
與此同時,東洋汽車零部件恢復盈利,營業利潤為4000萬日元,而2022年前九個月虧損23億日元。汽車零部件部門的銷售額也同比增長16%,達到3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9億元)。
鑒于業績強勁,東洋將全年盈利預期上調至6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4億元),較早前預計的600億日元增長8%,較去年的440億日元增長47%。
被經銷商邊緣化的七年
2016年初,通伊歐面臨可怕爆料——其被送檢,標注生產于2013年2月的輪胎被檢測出存在配方缺陷,即存在助劑析出現象。有消息稱,這些配方出現問題的輪胎的總貨值在上千萬元,不少經銷商都購買了這些輪胎。當然,由于是2013年生產的產品,因此這批有問題的產品已經在當時的國內市場使用。
銷售出去的輪胎怎么辦?誰來賠償?怎么賠償?經銷商集體陷入恐慌之中,畢竟通伊歐已經不是第一次讓中國經銷商難做了。
早在2015年8月,因為通伊歐卡客車輪胎“三包”理賠問題解決不順利,輪胎經銷商們就曾在通伊歐輪胎(諸城)有限公司的工廠門口進行過轟轟烈烈的維權。
因此,此次輪胎被評定為材料存在配方缺陷時,經銷商與通伊歐之間的矛盾又多了一件。此后,通伊歐又與其在桂林市和陜西的經銷商伙伴因貨款問題對簿公堂。雖然,最終通伊歐贏得了訴訟,但是其在經銷商心里又割出了一道傷痕。
而一個疙瘩沒解開,就又被系了個死結,國內經銷商與通伊歐之前越來越“慪氣”。也是從這時候開始,通伊歐在國內輪胎市場份額出現了明顯的裂縫。事實上,任何輪胎品牌渠道支持力度的降低,都會將其市場份額不斷邊緣化。雖然通伊歐并未聲明其卡客車輪胎業務退出中國市場,但是從銷量和市場占有率來看,通伊歐卡客車輪胎幾乎在中國大車胎市場刷不出太多存在感。
2016年,通伊歐的半年報和三季報,都在顯示其利潤下滑。通伊歐的發展遠不及曾與其并駕齊驅的日本輪胎企業。
更糟糕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通伊歐稍微緩和起來的運營再度陷入危機之中。其2020年的財報顯示,2020年1-12月,通伊歐的銷量同比下降8.9%、銷售額同比下降7.9%,利潤虧損總額為62.70億日元。
重重運營壓力之下,通伊歐在2021年宣布終止其位于馬來西亞的輪胎制造子公司Silverstone Berhad的生產。通伊歐也陷入了工廠關停潮。
不過通伊歐并不想一直落寞下去,在依靠擴大全球其他地區產能咬定北美市場后,通伊歐再度殺回中國市場——畢竟沒有人可以否認中國輪胎市場的分量。想要回血,通伊歐就不可能放棄中國輪胎市場。
東洋重回中國市場
2022年第四季度,伊歐輪胎(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表示,其將在2022年12月1日起恢復“東洋輪胎”商標在中國國內市場的使用——各類促銷品、形象店相關、輪胎標簽等,也都將以“東洋輪胎”商標替代“通伊歐輪胎”商標出現。
2015年更名“通伊歐”,2022年重新恢復“東洋輪胎”商標,可以看出這家日本輪胎制造商是鐵了心要重新拿回中國輪胎市場份額。甚至連通伊歐這家企業自身也并未否認掉自己的野心,其提到此次對“東洋輪胎”商標的恢復,就是為了更好地迎合市場以及業務發展需要,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不過。這種重新恢復名字的舉動是否可以帶領通伊歐重回榮耀,目前暫未得知。對于誰這個牌子的圈內人士來說,通伊歐真正想要那會市場份額,“哄好渠道”似乎更加重要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35827.html
來源:賢集網
今年1-9月,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7%,達到409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7.6億元),營業利潤增長60%,達到503億日元。
東洋將今年九個月的歷史新高銷售額與北美輪胎銷量的增長聯系起來。在此期間,北美的銷量同比增長8%,抵消了包括日本、歐洲和東南亞在內的所有其他市場的下滑。
與此同時,東洋表示,海運成本下降和有利的外匯等外部因素提振了營業利潤,這些因素分別貢獻了214億日元和84億日元。
前9個月,東洋輪胎事業部的凈銷售額為37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0.6億元),同比增長17%,營業收入為50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2億元),同比增長49%。
與此同時,東洋汽車零部件恢復盈利,營業利潤為4000萬日元,而2022年前九個月虧損23億日元。汽車零部件部門的銷售額也同比增長16%,達到3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9億元)。
鑒于業績強勁,東洋將全年盈利預期上調至6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4億元),較早前預計的600億日元增長8%,較去年的440億日元增長47%。
被經銷商邊緣化的七年
2016年初,通伊歐面臨可怕爆料——其被送檢,標注生產于2013年2月的輪胎被檢測出存在配方缺陷,即存在助劑析出現象。有消息稱,這些配方出現問題的輪胎的總貨值在上千萬元,不少經銷商都購買了這些輪胎。當然,由于是2013年生產的產品,因此這批有問題的產品已經在當時的國內市場使用。
銷售出去的輪胎怎么辦?誰來賠償?怎么賠償?經銷商集體陷入恐慌之中,畢竟通伊歐已經不是第一次讓中國經銷商難做了。
早在2015年8月,因為通伊歐卡客車輪胎“三包”理賠問題解決不順利,輪胎經銷商們就曾在通伊歐輪胎(諸城)有限公司的工廠門口進行過轟轟烈烈的維權。
因此,此次輪胎被評定為材料存在配方缺陷時,經銷商與通伊歐之間的矛盾又多了一件。此后,通伊歐又與其在桂林市和陜西的經銷商伙伴因貨款問題對簿公堂。雖然,最終通伊歐贏得了訴訟,但是其在經銷商心里又割出了一道傷痕。
而一個疙瘩沒解開,就又被系了個死結,國內經銷商與通伊歐之前越來越“慪氣”。也是從這時候開始,通伊歐在國內輪胎市場份額出現了明顯的裂縫。事實上,任何輪胎品牌渠道支持力度的降低,都會將其市場份額不斷邊緣化。雖然通伊歐并未聲明其卡客車輪胎業務退出中國市場,但是從銷量和市場占有率來看,通伊歐卡客車輪胎幾乎在中國大車胎市場刷不出太多存在感。
2016年,通伊歐的半年報和三季報,都在顯示其利潤下滑。通伊歐的發展遠不及曾與其并駕齊驅的日本輪胎企業。
更糟糕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通伊歐稍微緩和起來的運營再度陷入危機之中。其2020年的財報顯示,2020年1-12月,通伊歐的銷量同比下降8.9%、銷售額同比下降7.9%,利潤虧損總額為62.70億日元。
重重運營壓力之下,通伊歐在2021年宣布終止其位于馬來西亞的輪胎制造子公司Silverstone Berhad的生產。通伊歐也陷入了工廠關停潮。
不過通伊歐并不想一直落寞下去,在依靠擴大全球其他地區產能咬定北美市場后,通伊歐再度殺回中國市場——畢竟沒有人可以否認中國輪胎市場的分量。想要回血,通伊歐就不可能放棄中國輪胎市場。
東洋重回中國市場
2022年第四季度,伊歐輪胎(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表示,其將在2022年12月1日起恢復“東洋輪胎”商標在中國國內市場的使用——各類促銷品、形象店相關、輪胎標簽等,也都將以“東洋輪胎”商標替代“通伊歐輪胎”商標出現。
2015年更名“通伊歐”,2022年重新恢復“東洋輪胎”商標,可以看出這家日本輪胎制造商是鐵了心要重新拿回中國輪胎市場份額。甚至連通伊歐這家企業自身也并未否認掉自己的野心,其提到此次對“東洋輪胎”商標的恢復,就是為了更好地迎合市場以及業務發展需要,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不過。這種重新恢復名字的舉動是否可以帶領通伊歐重回榮耀,目前暫未得知。對于誰這個牌子的圈內人士來說,通伊歐真正想要那會市場份額,“哄好渠道”似乎更加重要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35827.html
來源:賢集網
標簽:
輪胎
更多>同類橡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