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胎企進入產能擴張期,輪胎行業迎來加速跑
核心提示:近些年中國輪胎處于產能過剩的局面,雖然供應格局在新發展環境下不斷調整,年度產能逐年增加,行業集中度得以提升,但相對高增長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未來五年輪胎新增及擴產雖存新的支撐,但國內新增產能空間受限,或維持小幅增量趨勢為主。
近些年中國輪胎處于產能過剩的局面,雖然供應格局在新發展環境下不斷調整,年度產能逐年增加,行業集中度得以提升,但相對高增長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未來五年輪胎新增及擴產雖存新的支撐,但國內新增產能空間受限,或維持小幅增量趨勢為主。
按國際通行標準,行業產能利用率超過90%為產能不足,79%-90%為正常水平,低于79%為產能過剩,低于75%為嚴重產能過剩。從卓創資訊監測的輪胎產能利用率來看,2016-2023年中國全/半鋼輪胎產能利用率均不足79%,其中全鋼輪胎產能過剩表現較為明顯,產能利用率最高出現在2018年,接近75%;相對半鋼輪胎產能利用率在2016-2018年以及2023年期間均呈現沖高趨勢,產能利用率均在75%以上。
訂單激增,企業紛紛搶占商機
近年來,全球汽車產業持續復蘇,進一步刺激了輪胎需求。近期,多家輪胎企業透露,海外訂單供不應求,市場需求旺盛。森麒麟表示,正在醞釀后續漲價計劃;通用股份正在積極提升產能滿足市場需求;青島雙星海外市場同比增長超過25%……
輪胎產業的發展,一直伴隨著材料技術的更迭,而今,磁懸浮、免充氣、自轉、綠色輪胎、非石油資源輪胎等概念相繼問世。盡管我國輪胎工業起步晚,但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輪胎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約占全球年產量的50%,其中60%產量用于出口。
前不久,記者在韓泰輪胎重慶工廠看到,為全力滿足市場需求,該企業在原有的生產線基礎上,投資4700萬元,利用約16個月對TBR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項目達產后,TBR的日產能由2560條提升至2960條;年產能由90萬條提升至103.6萬條。
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重慶工廠是韓泰在中國建設的第三個輪胎制造基地,總投資約合人民幣68億元,主要生產乘用車胎和卡客車輪胎,年產能為1150萬條。
“當前輪胎產銷量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訂單的增加,帶動輪胎產量同比明顯增長。另外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增長,對半鋼輪胎需求也形成拉動。”隆眾資訊輪胎行業分析師崔婷婷說。
在全球輪胎行業,中國雖是產銷大國,但航空輪胎大多依靠進口。由于飛機的起降都須依靠輪胎的各種獨特功能,因此其研發和制造也是中國重點攻關的關鍵技術之一。
近日,由重慶大學與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研發的航空輪胎動力學大裝置投用,可實現在短短幾秒鐘內完成對飛機輪胎觸地瞬間情況的掌握,對其動力性特性進行建模、分析和驗證,從而評價輪胎的可靠性。
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于今副教授表示,這個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重慶造”,不僅極大擴充了高性能輪胎品類,也為我國建立自主適航標準提供了技術保障。
輪胎,看似技術含量不高,其實技術更迭極快,研發周期從3~5年縮短至1~2年。要想跟上這快速的步伐,持續的研發投入必不可少。目前,國內頭部企業相當注重品牌建設,加大投入研發更優質的產品,并開始引導消費者“用好胎”的意識。例如,中策“俠”系列產品、賽輪“液體黃金”系列產品、貴輪“三超”系列產品、雙星“稀土金”系列產品相繼問世。
胎腳裂縫曾一度成為輪胎質量的老大難問題,個別規格曾達到60%~75%。雙錢集團(重慶)輪胎有限公司,通過技術攻關創新設計撐塊膠條、改變生胎胎腳形狀等措施,取得明顯效果,胎腳裂縫日發生量下降90%以上,最低到每天只有幾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該企業技術副總監劉軍華稱,企業“高性能載重輪胎制造數字化車間”,已入選2023年重慶數字化車間名單。
國產輪胎迎來了換道超車良機
輪胎市場是萬億級賽道,近年來,汽車輪胎的更替需求催生出龐大的替換市場,且受益于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使得配套市場也發展迅速。
當下,汽車行業正在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700萬輛。作為一個全新賽道,國內外汽車廠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輪胎產業也是如此,新能源化的浪潮下將促進輪胎企業的產品轉型升級,國產輪胎迎來了換道超車的良機。
業內人士稱,許多國產新能源汽車配套的是國產輪胎,一定程度帶動了中國輪胎“走出去”。同時,為了能適應國外的輪胎法規,又促使中國輪胎企業加大研發,加速產品性能提質,行業進入良性循環。
隆眾資訊輪胎行業分析師朱志煒表示,目前玲瓏、中策、山東華盛都在做新能源車輪胎,看好這個市場,未來增長速度會慢慢跟上新能源車的增長速度。現在新能源車輪胎主要集中在配套方面,畢竟新能源車歷史不長,替換市場相對較低,未來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替換市場也會越來越大。
記者從玲瓏輪胎了解到,為開拓新能源配套的渠道,企業潛心研發相關新能源車的配套輪胎技術,目前已經完成與五菱宏光、比亞迪、雷諾、東風、一汽紅旗等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合作。
賽輪輪胎也借助其“液體黃金輪胎”的優良性能加入了新能源汽車輪胎的競爭,已與奇瑞、北汽、長安、哪吒等新能源汽車部分車型形成配套合作,未來隨著 “液體黃金”的推廣和認可度增加,在配套和替換市場中將會持續發力。
“當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仍在使用傳統燃油車的配套輪胎,專用配套輪胎市場想象空間廣闊!”重慶大學長期從事輪胎研究的鄭永華教授說,我國國產輪胎有望從尚未定型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配套市場中,獲得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
汽車輪胎產能整合優化加速,頭部胎企進入產能擴張期
我國輪胎制造企業眾多,產能過剩,國外知名輪胎企業在中高端市場品牌優勢明顯,輪胎產品國際貿易和技術壁壘不斷升級,輪胎行業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產能整合的同時,智能制造正成為輪胎行業的長期發展趨勢。智能工廠提升生產效率、制造精度,實現輪胎產能優化。輪胎企業積極建設智能工廠, 提高輪胎生產效率和制造精度。
國內胎企全球化產能布局加速推進。逆全球化趨勢下,輪胎頻遭貿易壁壘,阻礙中國輪胎產品的出口。國內胎企加強全球戰略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在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同時, 很好地應對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從建設的項目分布來看,國外擴產主要集中在越 南、泰國、西班牙。但是 2020 年以來,美國雙反政策開始波及到東南亞地區,國內輪 胎企業的新項目選址也逐步轉向歐洲的塞爾維亞、西班牙等地。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3431.html
來源:賢集網
按國際通行標準,行業產能利用率超過90%為產能不足,79%-90%為正常水平,低于79%為產能過剩,低于75%為嚴重產能過剩。從卓創資訊監測的輪胎產能利用率來看,2016-2023年中國全/半鋼輪胎產能利用率均不足79%,其中全鋼輪胎產能過剩表現較為明顯,產能利用率最高出現在2018年,接近75%;相對半鋼輪胎產能利用率在2016-2018年以及2023年期間均呈現沖高趨勢,產能利用率均在75%以上。
訂單激增,企業紛紛搶占商機
近年來,全球汽車產業持續復蘇,進一步刺激了輪胎需求。近期,多家輪胎企業透露,海外訂單供不應求,市場需求旺盛。森麒麟表示,正在醞釀后續漲價計劃;通用股份正在積極提升產能滿足市場需求;青島雙星海外市場同比增長超過25%……
輪胎產業的發展,一直伴隨著材料技術的更迭,而今,磁懸浮、免充氣、自轉、綠色輪胎、非石油資源輪胎等概念相繼問世。盡管我國輪胎工業起步晚,但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輪胎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約占全球年產量的50%,其中60%產量用于出口。
前不久,記者在韓泰輪胎重慶工廠看到,為全力滿足市場需求,該企業在原有的生產線基礎上,投資4700萬元,利用約16個月對TBR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項目達產后,TBR的日產能由2560條提升至2960條;年產能由90萬條提升至103.6萬條。
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重慶工廠是韓泰在中國建設的第三個輪胎制造基地,總投資約合人民幣68億元,主要生產乘用車胎和卡客車輪胎,年產能為1150萬條。
“當前輪胎產銷量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訂單的增加,帶動輪胎產量同比明顯增長。另外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增長,對半鋼輪胎需求也形成拉動。”隆眾資訊輪胎行業分析師崔婷婷說。
在全球輪胎行業,中國雖是產銷大國,但航空輪胎大多依靠進口。由于飛機的起降都須依靠輪胎的各種獨特功能,因此其研發和制造也是中國重點攻關的關鍵技術之一。
近日,由重慶大學與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研發的航空輪胎動力學大裝置投用,可實現在短短幾秒鐘內完成對飛機輪胎觸地瞬間情況的掌握,對其動力性特性進行建模、分析和驗證,從而評價輪胎的可靠性。
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于今副教授表示,這個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重慶造”,不僅極大擴充了高性能輪胎品類,也為我國建立自主適航標準提供了技術保障。
輪胎,看似技術含量不高,其實技術更迭極快,研發周期從3~5年縮短至1~2年。要想跟上這快速的步伐,持續的研發投入必不可少。目前,國內頭部企業相當注重品牌建設,加大投入研發更優質的產品,并開始引導消費者“用好胎”的意識。例如,中策“俠”系列產品、賽輪“液體黃金”系列產品、貴輪“三超”系列產品、雙星“稀土金”系列產品相繼問世。
胎腳裂縫曾一度成為輪胎質量的老大難問題,個別規格曾達到60%~75%。雙錢集團(重慶)輪胎有限公司,通過技術攻關創新設計撐塊膠條、改變生胎胎腳形狀等措施,取得明顯效果,胎腳裂縫日發生量下降90%以上,最低到每天只有幾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該企業技術副總監劉軍華稱,企業“高性能載重輪胎制造數字化車間”,已入選2023年重慶數字化車間名單。
國產輪胎迎來了換道超車良機
輪胎市場是萬億級賽道,近年來,汽車輪胎的更替需求催生出龐大的替換市場,且受益于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使得配套市場也發展迅速。
當下,汽車行業正在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700萬輛。作為一個全新賽道,國內外汽車廠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輪胎產業也是如此,新能源化的浪潮下將促進輪胎企業的產品轉型升級,國產輪胎迎來了換道超車的良機。
業內人士稱,許多國產新能源汽車配套的是國產輪胎,一定程度帶動了中國輪胎“走出去”。同時,為了能適應國外的輪胎法規,又促使中國輪胎企業加大研發,加速產品性能提質,行業進入良性循環。
隆眾資訊輪胎行業分析師朱志煒表示,目前玲瓏、中策、山東華盛都在做新能源車輪胎,看好這個市場,未來增長速度會慢慢跟上新能源車的增長速度。現在新能源車輪胎主要集中在配套方面,畢竟新能源車歷史不長,替換市場相對較低,未來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替換市場也會越來越大。
記者從玲瓏輪胎了解到,為開拓新能源配套的渠道,企業潛心研發相關新能源車的配套輪胎技術,目前已經完成與五菱宏光、比亞迪、雷諾、東風、一汽紅旗等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合作。
賽輪輪胎也借助其“液體黃金輪胎”的優良性能加入了新能源汽車輪胎的競爭,已與奇瑞、北汽、長安、哪吒等新能源汽車部分車型形成配套合作,未來隨著 “液體黃金”的推廣和認可度增加,在配套和替換市場中將會持續發力。
“當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仍在使用傳統燃油車的配套輪胎,專用配套輪胎市場想象空間廣闊!”重慶大學長期從事輪胎研究的鄭永華教授說,我國國產輪胎有望從尚未定型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配套市場中,獲得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
汽車輪胎產能整合優化加速,頭部胎企進入產能擴張期
我國輪胎制造企業眾多,產能過剩,國外知名輪胎企業在中高端市場品牌優勢明顯,輪胎產品國際貿易和技術壁壘不斷升級,輪胎行業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產能整合的同時,智能制造正成為輪胎行業的長期發展趨勢。智能工廠提升生產效率、制造精度,實現輪胎產能優化。輪胎企業積極建設智能工廠, 提高輪胎生產效率和制造精度。
國內胎企全球化產能布局加速推進。逆全球化趨勢下,輪胎頻遭貿易壁壘,阻礙中國輪胎產品的出口。國內胎企加強全球戰略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在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同時, 很好地應對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從建設的項目分布來看,國外擴產主要集中在越 南、泰國、西班牙。但是 2020 年以來,美國雙反政策開始波及到東南亞地區,國內輪 胎企業的新項目選址也逐步轉向歐洲的塞爾維亞、西班牙等地。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3431.html
來源:賢集網
標簽:
輪胎
更多>同類橡機資訊